第一卷 第402章 以身入局,吊足胃口 (第3/3页)
一切真是出自他一人谋划而非背后另有高人……
那么,他将不仅仅是搅动报业风云的过江龙,而是未来十年,整个港岛乃至亚洲传媒疆域内,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也是…最大的变数与潜在的……‘对手’。”
“对手?”邓丽娉敏锐地捕捉到了丈夫话语中那丝沉重背后的深意,她秀眉微挑,湛蓝色的眼眸转向丈夫,目光如同探询的利剑,“ Murray,你的意思是……这位小林天望先生,对我们的风险已近在眼前?”
“亲爱的,”麦理浩身体更加前倾,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冰冷分析,“我说的威胁,远不止于报业。
这样的人,若仅满足于媒体舞台,尚可控。
但若……若是被左派那边拉拢过去了,他在传媒上的长袖善舞,被用做了大陆那边的宣传攻势,于我们港府而言,无异于一场巨大的灾难了。”
他锐利的目光如利刃般转向报纸头版——那张小林天望神色平静,而霍震挺面若寒霜的照片上,
“我们再换一个更具战略性的视角来看,”
他指尖精准地敲在“小林天望”的名字上,意味深长,“你看他的处境:这位才华横溢却无根的年轻人,甫一登岛,立足未稳,便以如此高调的方式,狠狠地、公开地得罪了根基深厚的华资报业集团,更直接挑衅了霍家继承人,树下了死敌。
昨日华资报业的联合打压,已清晰表明:这些根植于港岛土壤的旧势力,已将这位天赋异禀的闯入者,视为必须联手驱逐的劲敌。
这种基于利益本能的排斥,强大而难以化解。
对他而言,港岛的水,深且混浊。”
麦理浩端起咖啡杯,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维港璀璨如浮世绘的夜景,那璀璨灯火映入他深邃的眼眸,仿佛闪烁着政治算计的星芒。
“处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敏感时刻,任何一条递过来的橄榄枝,对他而言都重若千钧,无异于荒漠甘泉!
一个饱受强势本土势力联合围剿的传媒奇才,他所需要的、也是唯一可靠且强大的臂助,必然只能来源于‘岛外’——来源于我们。
英资财团的善意、资源以及合作空间,将成为他在这片险滩赖以立足的最坚实阶梯,也将是他积蓄力量、发起最猛烈反击的最锋利武器。
这是一种基于现实利益互补的……‘天然同盟’。
时机恰恰是制胜的关键。
在他最需要支撑、最渴望强大后援力量的紧要关头,以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方式伸出我们的手,才能将这潜在的、强有力的同盟关系,锻造得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邓丽娉完全领会了丈夫的深意,雍容的脸上流露出释然与由衷的赞赏。“ Murray,你的眼光与布局总是如此深远。”
她优雅地拿起那份《亚洲日报》,指尖轻轻拂过副刊的标题,“小林天望驾驭这样巨大的能量,将传媒工具运用到极致的能力……确实令人侧目。”
她的话语稍稍停顿,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低声道,“这样的人……如果不能成为我们手中强大的助力,以其展现出的堪称‘武器级别’的工具威力……未来必定是心腹大患。”
“你说到了核心,Delaney。”
麦理浩嘴角勾起一丝运筹帷幄的微笑,自信而笃定,“所以,我们的行动并非‘静候’,而是‘锚定’。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要雪中送炭,贵在及时且精准得如手术刀。”
他微微摇头,优雅中透着决断,“我已明确吩咐下去,时机一旦成熟——就在他左支右绌、压力达到临界点,反击意志最炽热之时——渣打、汇丰,以及太古旗下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公司代言人,将以最‘理所当然’又不露痕迹的方式,出现在他面前。
他们的出现,会像久旱甘霖,带着我们精心准备的‘礼物’:也许是畅通无阻的印刷设备进口渠道,也许是一笔足以支撑他反攻渡劫的灵活周转资金。
甚至,也许是让那些卡在海关令他痛不欲生的‘印刷机核心部件’,突然被奇迹般地加速通关……
这种恰到好处的支持,足以让他彻底看清,在这片土地之上,谁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伙伴,谁又能提供他真正需要的庇护与力量。
它将深刻地影响他未来的抉择与站队。”
麦理浩端起酒杯,红宝石般的酒液在灯光下折射出幽深的光芒。
他向妻子示意,目光投向窗外那片由无数灯火绘就的、代表着无尽财富与机会的港口。
“看吧,Delaney,港岛的报界天空,一场前所未有的‘亚洲旋风’正在我们眼前酝酿成型。
它将涤荡旧日的尘埃。
而我们……”
麦理浩的声音非常沉稳而充满力量,仿佛已预见未来的格局,“将是这场变革背后,最关键的掌舵力量之一。”
两人目光交汇,在这维港的璀璨夜景下,彼此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
而一场以《寻秦记》掀起的热潮为背景。
围绕着掌控小林天望这位传媒奇才的暗地角力,已然在港督府的最高决策层面,悄然拉开了序幕。
但港督麦理浩又岂会知道……
林火旺这一招,是真正的以身入局。
用他自己当诱饵,把这位高高在上的港督给吊足了胃口,不自觉地就按照林火旺给他规划的路线进行行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