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00章 《寻秦记》出!引阅读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400章 《寻秦记》出!引阅读狂潮 (第2/3页)

杂,混杂着不服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折服。

    这写法,是把新闻做成了民生指南,又透出商业洞察的锋刃,无声无息地切入了大众心智最实用的那部分。

    报纸同业们私下传递着这份《亚洲日报》,震惊、赞叹、佩服,隐隐还带着一丝“原来还能这样搞”的无力感。

    这些还不算,紧接着便是《亚洲日报》的第三招,其实这一招,金庸大师是用过的,而且用得出神入化,那便是用小说连载来绝杀其他报纸!

    虽然,前两招已足够震撼,但当读者翻开《亚洲日报》的副刊,看到那占据了几乎两个整版的、署名“黄易”的小说开篇时,整个港岛仿佛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旋即爆发出更猛烈的喧嚣!

    《寻秦记》!

    这个名字透着古朴神秘。

    开头第一段,就将读者拉入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情境:

    项少龙,一个二十一世纪国家特种部队的精锐战士,在一次最尖端时空实验的意外中,被送回了……

    二千多年前烽烟四起、战鼓喧天的中国战国时代?!

    青铜剑寒光照九州,虎狼之秦欲吞六合,而主角却带着现代人的记忆、知识和思维!

    这种设定如同惊雷,在港岛读者脑中轰然炸响!

    接下来的内容,更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现代特种战士在古代如何生存?

    利用现代格斗术对付手持青铜剑的武士?

    用后世的知识,哪怕是一知半解的半桶水,去忽悠或辅佐那些名垂青史的王侯将相?

    面对历史书上冰冷的姓名——秦王政、赵姬、吕不韦、信陵君、龙阳君……他该如何自处?

    他能否改变历史的车轮?

    作者笔力雄奇,画面感极强。

    项少龙的奇遇、困惑、挣扎、适应,将一个21世纪灵魂丢进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熔炉,每一处碰撞都溅射出火花,灼烧着读者的神经。

    油麻地的‘金记茶餐厅’刚开门,伙计阿强正擦拭桌椅,就被几个冲进来的学生仔撞个趔趄。

    “衰仔!赶着投胎啊?”

    阿强骂骂咧咧。

    为首那个叫小杰的男生浑然不觉,把一份刚买的、还带着油墨潮气的《亚洲日报》往油腻的桌面一摊,手指几乎戳穿纸面:“强叔!快看!神了啊!这人……这人从天上掉下来,掉到秦始皇他妈……”

    话音未落,几个学生脑袋已经挤作一团,眼睛死死黏在副刊那占据了两个整版的《寻秦记》上。

    项少龙赤手空拳对付持青铜剑的恶少,狼狈却有效;他试图用生硬的古语解释自己“方士”身份,惹来一阵哄笑。

    他瞥见远处旌旗上斗大的“秦”字,惊愕之下那句近乎无声的“操……”字,更让这几个半大少年乐得拍桌子。

    “扑哧!”

    阿强探过头,也被那句脏话逗乐,随即又被那精妙绝伦的设定吸引。“这作者脑袋怎么长的?

    让现代兵王去帮秦始皇他爹抢老婆?荒诞!但……但好过瘾啊!”

    他连抹布都忘了放,顺势坐下,被一段描写赵国邯郸城混乱、肮脏却充满野性生命力的市井描绘拉入了那遥远时空。

    学生仔的议论声消失了,整个茶餐厅只剩下翻页和偶尔吸溜早茶的声音。

    观塘工业区,工人宿舍门口的小报摊,老陈叼着烟卷,百无聊赖地看着人流。

    一个穿着工厂制服的后生仔匆匆丢下硬币,拿起一份《亚洲日报》,只扫了两眼副刊标题《寻秦记第一章:时空错乱》的插画——一个古装与现代混搭的战士形象和一句“跨越时空的战国之旅”,就“咦”了一声站住了。

    他干脆靠在墙角翻阅起来,烟灰都忘了弹,直到香烟烧到手指才“嘶”地一声跳起来,却舍不得放下报纸,对着上面项少龙利用现代擒拿技巧对付赵国武士的描述啧啧称奇。

    “叼!打烂仔架要是会这些,当年在砵兰街何至于被斩三刀!”

    铜锣湾Sogo门口,几个衣着时髦的Office-Lady(女白领)踩着高跟鞋等巴士。

    其中一个刚从便利店出来,手里拎着牛奶和新鲜出炉的《亚洲日报》。

    她本是按惯例买报准备在车上翻财经版,目光却被副刊那宏大的开篇吸引。

    “……二十一世纪中国特种战士项少龙,经历时空实验失败,空降公元前251年赵国邯郸……”

    她喃喃念出声,旁边的闺蜜立刻凑过来。

    “什么东西?神怪小说?”

    “不是!好像…是现代人回到古代!”

    女白领激动地指着文字,“你看!他帮那什么寡妇解围!

    哇,秦王政的老妈赵姬出场,好妖媚!那描写……作者很懂嘛!好是香艳……尺度这么大的么?”

    “快给我看看!”

    闺蜜一把抢过报纸,两个白领丽人瞬间沉浸在邯郸城的奇诡风云里,连巴士到站都差点错过,在司机不耐烦的喇叭声中狼狈追车,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份被晨风掀皱的报纸。

    深水埗的劏房区,潮湿的楼道里,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学国文教师李先生,正要去学校监考。

    经过楼下报摊,习惯性地买了份左派报纸,又鬼使神差地捎上了被热议的《亚洲日报》。

    坐在拥挤的公车上,他先翻看了主报那些对东南亚政局的分析,内心感慨手法老辣。

    待翻到副刊,开篇……

    “历史长河滚滚东流,命运齿轮悄然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