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章 军心定,援军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章 军心定,援军至 (第2/3页)

开来。

    “多放点盐,还有土豆,多放些,多放些!”

    前面的士兵端着碗,等待肉汤煮熟,老兵们抽着烟,悄悄给自己的行军水壶里面倒一些酒,特别是那些不喝酒的新兵,分给他们的酒都被老兵蹭走。

    不多时,大锅里面的肉还没彻底炖烂,就有人叫嚷着要先开饭。

    曹远端着一碗飘着油花的肉汤找到夏铭:“来一个?”

    后者拿起酒壶,作为营长,他们分到的更多一些。

    没有任何祝词,就是一口灌下。

    “将士们很活跃啊。”曹远夹起一块肉,卖相很不咋地,但在这丛林野外,特别的香。

    夏铭没有吃肉,而是将肉汤放好,掏出一支烟点燃:“李营长那会儿就说,等大事定了,镇北侯一定会大宴全军,到时候他要跟我比拼酒量!”

    正吃着肉的曹远闻言一愣,最后苦笑一声继续啃着:“人都走了,就别说这种话,没听白大爷说么?骨灰带回山西老家,衣冠冢留在河内,妻儿先安顿在昆明,到时候平定了河内,就接过来。”

    “就是这样?”

    曹远撇了撇嘴,放下肉汤,拿起酒壶抿了一口:“你以为?这可是死在镇北侯眼前的人,将来无论如何,他儿子总是有个前程的,若是出息一些,说不得还能给老李来个衣锦还乡。”

    “只是这样?”

    “就是这样!”洪亮的声音突然出现,一手端着肉汤,一手拿着酒壶,可不就是白大爷。

    “白大爷~”两人异口同声喊道,只是没有起身,毕竟三团没这个规矩。

    “哎~好小子!”白大爷将肉汤放在石板上,也没什么讲究,举起酒壶冲两人抬了抬。

    曹远与夏铭忙不迭举起酒壶,与白大爷轻轻碰了一下。

    各自抿了一口后,夏铭却脸红,又眼红,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便在眼眶打转。

    白大爷拿过一个木箱坐下:“哭吧,晓得你委屈,总是自己跟了这么多年的老大哥。”

    说完,夏铭的眼泪就再也忍不住,比送别那天更难受。

    他边哭边说:“白大爷,我不是埋怨镇北侯,我是埋怨老营长,怎么就那么不走运,偏生赶在这个时候牺牲。”

    “嗯,白大爷自然省得。”白远樵擦了擦筷子,夹起一块肉塞进嘴里,似乎浑不在意。

    “白大爷,吃了这一顿,不知道多少弟兄又要魂散异乡。”夏铭低着头,说出了心里话。

    啪~

    曹远挪了挪屁股,三两口将碗里的肉汤喝完,抿了一口酒看好戏。

    “什么叫魂散异乡,你啊,刚夸你讲义气,怎么就又犯傻了?”白大爷放下碗筷,指着脚下的土地:“你啊,知道现在这是哪里吗?”

    夏铭有些疑惑,他擦了擦眼泪:“这不是河内吗?”

    曹远嘿嘿笑着,拆开一包香烟配酒,主要还是没有花生瓜子。

    “哎哟~”

    白远樵坐在那里,轻轻给了对方一脚:“去,问几个老兵,这是哪里?”

    夏铭虽然不理解,但白大爷的话总是不会错的,他拿起酒壶与香烟,走向三连的阵地。

    有一群老兵油子聚成团,特别明显。

    这几人没用杯子喝酒,而是打开行军水壶,一小口一小口抿着,肯定是蹭了新兵的酒水。

    见到夏铭过来,也没急着行礼,人营长找他们作甚?

    可真见着夏铭来到身旁,几人便起身毕恭毕敬行礼。

    为首的黑瘦汉子约莫三十来岁,牙齿泛黄但眼睛极为明亮,他笑道:“咋了营长,酒不够了?回头咱们匀一匀,一定给你送壶酒来。”

    夏铭摇了摇头,在几人边上坐下,想了想还是先散一圈烟。

    几名老兵顿时喜笑颜开,这是好事啊。

    只有远处的白大爷扶额:“可算是知道,为什么纪常那小子不让夏铭上来了,30好几的人了,光会打仗有什么用?”

    曹远抿嘴一笑,举起酒壶:“白大爷,没事儿,回头我会替纪常兄弟照顾着点,您就放心吧。”

    这边两人碰杯,那边夏铭还是指着地上,开口问道:“这是哪儿?”

    老兵们一楞,心想这营长脑子坏了?

    还是那黑瘦汉子,点着烟试探着回答:“营长,今天出门没带地图?这是三连的阵地啊。”

    几名老兵憋着笑,表情要多怪异有多怪异。

    夏铭灌下一口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