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七章:山城故人、是非明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七章:山城故人、是非明镜 (第3/3页)

   不管是南方还是东都来信,一入长安,便如石沉大海。

    按照李阀阀主的性格,该有所反应,可李渊恍若未闻,不知有何依仗。

    众说纷纭时,更有来自九州内外众多江湖人物涌入长安。

    据说邪帝舍利再现,更有破碎虚空之秘。

    若在数年之前,一则谣言无法引发轰动。

    可自净念禅院一战后,天下皆知破碎虚空真实存在,更听说,当世诸位武道大宗师或在长安聚首。

    只此行迹,便让江湖人相信传言不虚。

    漠北武尊与高丽的弈剑大师向来不出守护之地,如今齐往长安,因他们年近百岁,想要取得舍利,延长寿岁。

    因此,更多江湖人蜂拥而来。

    多数是增长见闻、凑热闹的人,或有想见识武道大宗师武学者,也有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企图火中取栗。

    这一次,进入长安的武者,比当初去东都的还要多。

    可此等危险局势,李阀仍无所动,叫人费解。

    几乎同一时刻,漠北草原暴动。

    位于北疆的北霸帮、外联帮、塞漠帮与长白派折损了大批人手。

    漠北三帮一派,受到巨大打击。

    比如以奚族人大贡郎为首的外联帮,直接倒向颉利可汗。

    任何敢在漠北一带不听从大可汗号令的势力,全数被灭。

    十万金狼军过处,简直是毁灭级的灾难。

    颉利可汗正在备军,在小可汗突利的配合上,整合草原势力。

    凉国李轨、西秦薛举,也调集大军。

    那些常年在漠北河西一带打拼的商队马帮,为了活命,全都撤回中原。

    谁都明白,一场大战近在眼前.

    ……

    “杀!全都给我杀了,一个不要放过!”

    荥阳城楼上,一名四五十岁,作文士打扮的男人正在大喊。

    魏征的眼中流淌着怒意,脸上的忧郁之色,比之前更浓厚了。

    城楼下方,正有大队人马围住中间那一圈人厮杀。

    围在四周的人,几乎是中间那伙人的两倍。

    可是,竟一时不能将那伙人拿下。

    双方恶斗极为惨烈。

    “魏征,你在做什么?”

    一名身着宽大白袍的英武汉子一脸急怒,快步跑来:“快让他们住手!”

    他背负长弓,两眼散发锐芒。

    “王将军,他们已经疯了。”

    “他们可是密公亲信,怎会疯掉。”

    “事实就是如此。”

    王伯当眉头一皱:“魏征,你偷偷调军,要背叛密公?!”

    话罢,拔出腰间长刀。

    魏征怒视他一眼,迎着他的刀走了上去,他不仅无惧,还将王伯当的刀放在自己脖子上。

    “王将军,城内有五户人家被他们屠戮,上百条人命,这样的人不该死吗?”

    王伯当乍闻此事,登时失色:“该死,但是你也该让我调查清楚。若是属实,我亲手斩杀他们!”

    “密公让你理政,你不该僭越调兵。”

    说到这句话时,语气已经放缓。

    魏征道:“等你调查,他们已经走了。”

    “你知道死掉的是什么人吗?”

    “其中有几人,正是李密的亲信,他们躲在荥阳,观察我的动向,也在观察你。故而他们知道李密所在,如今被杀,却是这些疯子在灭口。除了那几人,其余死掉的则是被牵连进来的无辜之人。”

    魏征又朝城下喊道:“给我杀!”

    喊过之后,又望着有些失神的王伯当:

    “你要觉得我在胡说,那么请问你,李密在哪?”

    王伯当把刀一收。

    他脸上茫然之色更浓,因为回答不上来。

    魏征可不管他的崩溃情绪,继续道:

    “你以忠义待人,想着士为知己者死,可是选错了人。李密害怕道门天师,他不想死,所以连你也不信任,否则,你不会被安排在荥阳,和我一样成为天师的泄愤对象。”

    王伯当愣在原地,他张口想要反驳。

    魏征直接抢话:“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王将军,你已经不是愚忠,而是蠢。如果明知一个人心怀不正,为祸一方,还继续助纣为虐,为他赴死。这非是壮烈与忠贞,而是无可救药。”

    王伯当瞪大眼睛,他虽然喜欢说话,但要辩驳,哪里是魏征对手。

    “人的心中要有一面明辨是非的镜子,能知道对与错,并做出抗争,哪怕皇帝犯了错,也要有胆量指出来。如此一来,死也死个痛快。你现在如果有这面镜子,就该照照你自己。”

    “我早说过,那些异族人不能信,把这些人的脑袋弄坏了。”

    “倘若你还是条汉子,现在就杀下去,别让这些祸害跑到郡县其他地方残害百姓。”

    王伯当终于找到宣泄口,他怒发冲冠,站在城头上,拔弓便射。

    他素有神箭之名,射出的箭矢能在空中划出各种各样的轨迹,叫人防不胜防。

    连连发箭,一箭比一箭快。

    在乱战中,被一名神射手盯上相当致命。

    顷刻间,被包围的那些人中的数名一流高手,全部坠马倒地。

    王伯当连射数轮,把箭囊射空。

    又提刀杀将下去!

    这时,围攻一方气势大涨,加上王伯当这一猛将带领,立刻冲向包围圈中心。

    城楼下血流成河,躺着近千尸首。

    王伯当返回城头找上魏征,他一身是血,肩上还有刀伤。

    “请!”

    魏征明白他的意思,随他一道,去那几家被屠戮的门户。

    一番查探,果如魏征所言。

    王伯当弃刀于长街,心中的疼痛,远胜过肉体。

    魏征说的那番话,此刻想来更为扎心。

    “你是怎么调查出来的,还有,没有我的命令,为何你能调军?”

    魏征直言道:“消息是天师手下的人帮我查的。”

    “李密让你观管军,但有不少人,他们已经不愿跟从李密,这些人愿意听我的。”

    “你!”

    王伯当想骂人的,又住了口。

    “你见过天师?”

    “是的。”

    魏征随口将那晚的事一说:“他与李密完全是两种人,一个走的是邪路,一个走的是大道。”

    “南方的消息你也听到了,难道还要让荥阳处于战火中吗?”

    王伯当叹了口气:“我该怎么做?”

    魏征道:“哪怕天师要杀你,你也该做点有意义的事,军中大多数人还是听你的,先调军,按照我收到的消息,把那些要惹乱子的人提前杀掉。”

    “你在荥阳待了这么久,吃了百姓种的米粮,该为他们做点事。”

    “如此一来,你以后死了,他们会说王伯当是条汉子。”

    “做不做?”

    魏征凝视着他,王伯当朝天空看了半晌,又朝魏征点头。

    魏征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感觉这汉子还没有蠢到家。

    这一下,正拍在王伯当的伤口处,疼得他咬紧牙关。

    魏征雷厉风行,在王伯当的配合下,从白日一直杀到黑夜,李密那些‘疯掉’的亲信还有其背后的江湖势力、异族势力,全被清除。

    没有王伯当配合,他真的做不来。

    这一杀,又是数千人头。

    魏征自己都感到后怕。

    深夜,两人来到李密府上,魏征就着月光,打井水洗了一把脸。

    “其实,我也被李密骗了。”

    魏征擦着脸上的水渍:

    “当初李密对我说,只待天师收复南方,荥阳的布局便失去意义,他的亲信会撤出此地,将荥阳拱手相送。”

    “如此一来,与民无犯。”

    “但不知什么原因,他的亲信毫无撤出的打算,反倒酝酿起险恶计划。”

    “若没有外力相助,我俩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魏征摇了摇头:“这次要多亏了你,否则,天师一定以为我说话欺骗他。”

    王伯当忽然笑了:

    “怎么,你魏征也有怕的时候?”

    魏征道:“我倒不是怕死,只是可惜了。”

    “我还有很多大志没有实现,若新朝建立,我想当一名谏臣。”

    “谏臣?”王伯当又笑了,“那和找死有什么两样,你没听说他心眼小,到处寻人算账吗?”

    “非也。”

    魏征笑道:“此乃新君之智,凡事师出有名。”

    王伯当为之一愣,他自觉没有几日可活,说话很是随意:“你这分明是谄谄阿谀之词,谏臣当不了,溜须拍马乃是好手。”

    “你懂什么?”

    魏征道:“你仔细回想一下,他杀戮虽盛,但杀的都是什么人?”

    “若真是小肚鸡肠,徐世绩能活吗?或许那天晚上,我已经被杀了。”

    “我反倒觉得,这位新君是位襟怀洒落、恢弘大度的仁者,还体恤于民,难得得很。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态,他的武道境界才那般高。”

    “嗯,一些小毛病肯定是有的,只是我与他接触的少,不太了解。”

    王伯当听罢,不禁想起当年在雍丘的事。

    借此时机,开始与魏征诉说。

    两人一直聊到天明,魏征这才搞清楚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

    他对王伯当说:

    “如此看来,你死得也不冤。”

    “放心,看在你这次帮忙的份上,我给你立一块好碑,每年祭日,总少不了你一壶酒。”

    王伯当朝他一拱手:“多谢魏兄美意。”

    魏征还想说话,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打外边传来,接着在两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一道白衣人影,正漫步走来.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