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楚汉辞赋、天刀问剑! (第2/3页)
话罢看向周奕:
“天师,倘若是你,你会支持哪种策略?”
周奕不动声色:“那要看具体什么时间,有些时候,两种策略都不合适。”
宋鲁眼角微抽。
这倒不是他想听到的,而且,他感觉周奕的话有一些生硬。
当皇帝的人,自然不愿有什么天高皇帝远、划地为王的事情出现。
不过
这是岭南,且距离天刀越来越近。
敢毫无隐瞒直接说心里话,要么就是过于耿直,要么就是没将天刀当做威胁。
让宋鲁感到牙疼的是,眼前这位,多半是因为后者。
自宋家起势以来,头一次接待如此特殊的客人。
“天师.”
这一次,宋鲁的话没说到一半就被周奕打断了。
“鲁兄,我此次来岭南,并不为天下之势,而是来寻宋阀主叙一桩渊源。”
“好。”
宋鲁养气功夫不差,摸着长须微笑:“那就先见过大兄,我也对天师所说的渊源颇感好奇。”
……
岭南宋家的驻地,也是一座山城。
群山耸峙,临靠郁水,石城从山腰而起依山势垒筑,并在山岭间开辟大片平地。它君临附近的山野平原,与郁林郡遥相对望,象征着对整个岭南的主宰力量。
见过飞马牧场这样的洞天福地。
宋家山城虽是奇观,却没能叫周奕有任何动容。
郁河有数以百计的大小码头,船舶往来不绝。
渡河时,宋鲁在一旁介绍不远处的山城:
“此城建造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历经了三百年时光才有现今规模,城中不仅储备一年多的粮食,还有清甜可口的泉水,泡茶乃是一绝。”
周奕点评道:
“郁林郡极为富足,正好与山城呼应,加之水陆便利,可想而知,此地往后还会更加繁盛。”
宋鲁哈哈一笑,有几分得意之色。
走上五马并驰的山道,自山城中,出现多名青衣劲装汉子,一个个魁梧雄壮,他们都是宋家彪悍好手。
此刻下城迎接,均执礼甚恭。
看向宋鲁身边的白衣青年时,都露出崇慕尊敬的神色。
山城吊桥早早放下。
一个看上去比宋鲁年轻,更显锐气的长脸汉子挎剑而来。
正是宋家第一用剑高手,地剑宋智。
同是用剑之人,这位在岭南享誉盛名的地剑,越是靠近周奕,身上用剑之人的锐气,愈是消减。
这似是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了的状况。
宋智当然有傲气,但一想到要对此人动剑,身上的汗毛就如过电一般。
武学大宗师给人的压力实在太大。
只消一个眼神对望,宋智就感觉,自己好像在面对大兄。
这让他心中震颤。
若是眼前这位的攻杀能媲美大兄,加上他的轻功,那就太可怕了。
“天师,阀主正在恭候。”
宋智的语气温和无比,让不少宋家弟子感到陌生。
“怎敢叫阀主等候,劳烦引路。”
“请!”
山城上下,数百名宋家核心子弟随着地剑一道将周奕请入城中。
这待遇不仅稀罕,恐怕没几个人敢进。
一入城内,险恶地势带来的肃杀气氛削减大半,里边透着一股宁逸和平的氛围。
青石大道穿过房舍,顺着山势层层往上。
道旁遍植花树,泉水成溪,亦有园林穿插,竟带着几分池塘亭台、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
但一些装饰,格外素雅。
这让周奕想到武林判官在镇川楼的布置,若梵清惠至此,应该也是欣赏的。
山城第九层的大平台约有两里,周围楼阁峥嵘,充满雄浑气势。
宋鲁、宋智一道引路,将周奕带到山城尽头,那是一方特殊院落。
宋智介绍:“天师,这便是磨刀堂。”
相传磨刀堂有块磨刀石,按照惯例,被天刀将名字刻在磨刀石上的人,最终都会命丧在他刀下。
“不知我的名字可在磨刀石上。”周奕神态轻松,开了个玩笑。
宋鲁与宋智丝毫不觉得好笑,只是陪笑一声,摇了摇头。
开玩笑,你的名字是能乱刻的吗?
就在这时
一道脚步声从院中响起,眨眼到了门前。
不用猜也知道来人是谁了。
“这磨刀石上的名字,可不能随便刻下。”
只听一把柔和的声音传来,打院中转出一名两鬓飞霜,却无丝毫老态,充满儒者风度的男人。
他给周奕的第一异象,与邪王有些像。
再一看,又截然不同。
这极为英俊的中年男人,只看眼睛,便觉神采飞扬,充满智慧,又在沉静中带着一股能打动任何人的忧郁表情。
配合渊渟岳峙的体态,确有不可一世顶尖高手的不俗风范。
宋缺着一身青蓝色垂地长袍,红巾扎髻,本是两手负后,见到周奕后才抬手打招呼。
周奕也拱手道:“见过宋阀主。”
“久闻天师大名,今日幸得一见,”宋缺笑了笑,仔细打量着他。
对于顶尖高手而来,一个精神交会,便知晓对方大概底细。
此刻,他已知传言属实。
不用在意年龄,说话的口吻完全是平辈而论。
周奕顺口道:“我初入江湖时便听过天刀之名,今次特意来拜访。”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更何况这恭维之言出自周奕之口,宋缺又露出笑容。
“请~”
宋智宋鲁跟在后方,望着前面两人走进院门。
周奕以为宋缺会带他去磨刀堂,没想到,随着步移景异,过了几进院子,宋缺便停在一处曲廊尽头的六角石亭中。
不远处有许多大槐树,参天高撑,像罗伞般遮盖一方。
石亭中早备好茶水。
一路上两人说了些客套话,比如询问周奕对苍梧、郁林郡等地的看法,岭南风貌如何等等。
等品尝过沿溪山白毛尖搭配山城之水所煮的茶汤后,宋缺说回正题。
宋智与宋鲁不由打起精神。
“天师曾说与我家先祖有渊源,可我翻遍祖籍,没得印证,还请详细告之。”
宋缺面带肃容。
此事容不得半分作假。
周奕把茶盏放下:“阀主有所不知,我有一位老友,他的先祖与宋家先祖一样,出自陈郡谢氏。”
“哦?!”
“这位老友的先祖与谢玄将军一道征战前秦,谢玄故去后,便与谢府家将头领宋悲风追随刘裕,为救谢道韫与孙恩一战.”
宋家三位掌舵人,闻之各露异色。
周奕说起边荒往事,讲得非常详实。
宋家祖籍虽有记载,但历经岁月,多有缺失,相较而言,周奕说的不仅能与祖籍对得上,且弥补细节,更为完整。
说到谢道韫,就联系上了欧冶子五大神剑之首“湛卢”。
谢家祖先见识过孙恩的强大后,武道之心崩溃。
宋悲风为了激励好友,转赠湛卢
把整条脉络梳理下来,宋阀三人,都生出人世沧桑、岁月如流的感觉。
更笃定,周奕没法在这事上作假。
宋智忍不住询问:“天师,能否一观神剑?”
“有何不可?”
周奕取出湛卢,握住剑柄,金属摩挲的低吟在石亭中响起,一道深湛幽光耀过眼目,剑脊上的流水纹像是活了起来。
下一刻.
随着他真气注入,璀璨的剑光像是把那罗伞遮盖的槐树都穿透了!
宋智大惊:“果真神剑也!”
宋鲁的手顿在长须上,他没说话,心中嘀咕不停,晓得湛卢乃是仁道之剑。
宋缺的眼中精光一闪。
“你的风神无影来自风赋,可知晓我的刀法出自何处?”
周奕毫不犹豫:
“或为《九歌》、《天问》。”
天刀闻言,朗笑一声,不知不觉中,透露出一股战意:“正是。”
“宋某自问是天下第一用刀高手,如今遇到天下第一用剑高手,且楚汉之词赋亦是相对,加之你我渊源,不知天师可有一论武学的想法。”
宋智与宋鲁都感受到大兄波澜起伏的心情。
要说天下第一用剑高手,不用比宋缺都会安在周奕身上。
他素来不喜胡人血统,更何况弈剑大师是高句丽人。
就算周奕是个陌生人,说起用剑高手,宋缺也必然支持他。
不过,这时大兄身上战意之烈,真是多年未见。
“领教天刀的刀法,正合我意。”
周奕底气十足,与宋缺对视分毫不让。
宋鲁给宋智打了个眼色,似乎在说,这与咱们说好的不一样。
按照商量好的。
大兄在询问了渊源之后,该问清楚天师对岭南宋阀的态度。
虽然这位很得大兄的心意,又是汉人,可大家仅在南阳有些生意往来,交情没那么深厚。
宋鲁甚至想提醒一句。
但一旁的宋智冲他摇头,他已经看出来。
大兄将把决定放在这一战中。
宋缺返回磨刀堂,拿出了一柄宝刀。
他有天刀八诀,每一柄刀,都有截然不同的刀法。
但对付绝顶高手,甚么刀法炫技,只会沦为拖累。
哪怕他二人点到即止,也不是磨刀堂这块地方能承受的,必须到山城最宽阔之所,便是那第九层宽广平台。
平台周围全是房舍,自然有大批宋阀子弟。
少顷,听说阀主要与天师论武,宋阀山城像是发生大地震一般!
这么多年来,只有在天刀刀下逃命的,没听说哪一个敢来岭南与天刀比斗。
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