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一章:山城甜酒、天子之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一章:山城甜酒、天子之诏 (第3/3页)



    苦练紫血大法的林士弘,依然没有给沈法兴与萧铣一个准信。

    几日后,尤宏达率军击溃沈法兴,灭敌五万余、攻城数十座,占领太湖,斩杀吴国太子的消息传遍江都!

    临江宫内,隋廷震动!

    就连张须陀都感到惊讶,这虽然是个极好的机会,却是尤宏达拍板定下的。

    因为他近来正陷入两难,既不清楚江淮军的态度,也不知如何面对宫廷中出现的变故。

    此次,尤宏达抓时机之准,连他也佩服得很。

    不明内情的人感到振奋,似张须陀这样的人,考虑得就多了。

    小雪后第十二日。

    张须陀又一次前往独孤府,与独孤盛饮酒说话。

    天完全黑下,两人也未商量出一致意见。

    主要是.

    他们两人自个儿都有心事。

    独孤盛将张须陀送走,望着他的背影有些出神。

    一旁的张夫人道:“你在想什么?”

    “当然是宫里面的事。”

    “有什么好想的,娘的信你不是看过了。”

    张夫人又道:“张大将军见你几次,想听你态度,你倒好,竟也不明说。”

    “老夫”

    “别说你那一套,若你真对陛下忠诚,怎么不奉诏行事?”

    独孤盛手心敲手背,露出一丝无奈:

    “这也不是我一人说了算,张须陀掌控大军,且尤宏达是他嫡系,他们加在一起的声势,连我也比不了。我不清楚他的态度,怎能将自家想法脱口而出?”

    张夫人诧异一笑:“你竟懂得动脑筋。”

    “夫人这是什么话!”

    独孤盛眼珠一凸,相当不满。

    随后看向东都方向,吸了一口凉气,不由摇着头:

    “我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上次和凤侄女在一起的那周他竟是这身份,诶,我早该怀疑的,怎可能突然冒出一个武功这么厉害的年轻人。”

    张夫人轻讽:“你还能怀疑?你十个脑袋加起来,也够不上侄女婿,他把你卖了,你能给他数钱。”

    “岂有此理!”

    独孤盛有些不服,但到了嘴边,也只有这四字,甚是无力。

    张夫人道:“凤儿这丫头太能瞒,不过,她给了娘好大一个惊喜。”

    她的眼中全是满意之色:

    “要我说,咱们家真是赶上运道了,上次我就觉得他与凤儿好般配,这次,更是放眼天下也挑不出第二个。”

    独孤盛听她一直夸赞,不禁道:“江湖传言,他可是风流多情。”

    张夫人满不在乎:

    “他若当皇帝,有些妃嫔算得了什么?”

    独孤盛道:“那我可否再纳妾室。”

    张夫人笑吟吟道:“有什么不可以,我怎敢教二爷做事。”

    独孤盛看到她的笑容,脖子后方微微一凉,“老夫说笑的,你不必当真。”

    张夫人心念正事,不与他计较。

    “不要再与张须陀兜弯子了,我看他态度,并非全然抵触,你该坦明心迹,听听他的条件,也许此事会很顺利。”

    “好吧。”

    独孤盛也下定决心:“明日我去他府上。”

    正说着,两人忽然脚下一顿。

    不知何时,方才议事的内堂,竟多出一人。

    他看似陌生,却给人非常熟悉的感觉。

    独孤小老头愣住了,张夫人反应更快,笑着走了上去。

    她不敢托大,没以独孤家的辈次,而是按照江湖人见面的方式拱手:“周先生要来怎不招呼人提前说一声。”

    周奕回礼,笑道:“一家人见面,就没考虑那么多了。”

    张夫人闻言,笑意大浓:“快坐,快坐。”

    独孤盛上前两步,打量着周奕,忽用带着疑惑的口吻道:“周先生?”

    “嗯,是我。”

    周奕见他的样子,心中一乐,“这才多少时日,二爷就不认得我了?”

    独孤盛实在没忍住,埋汰一声:

    “因你的身份,我一惊一乍,又喜又愁,好多天没睡好。”

    周奕温声解释:“上次我来江都时,局势很不稳定,且府上危机甚多,我只得掩盖身份,方便行事。”

    独孤盛想到那次危难,若没有周奕相助,他恐怕已经寻阎君报到去了。

    一边点头,一边邀请他坐下。

    张夫人已倒茶过来,独孤盛似找回了当初的感觉,又把江都的情况说给周奕听,询问对策。

    “另外一封诏书找到了?”

    “是的。”

    确认了这一点之后,周奕沉声道:“明日寻上张须陀,我们一道去临江宫。”

    嗯?

    张夫人和独孤盛各吃一惊,没想到他如此直接。

    “这合适吗?”

    “放心吧。”

    见他胸有成竹,独孤盛点了点头。

    他行动迅速,当天夜里就派人入宫禀报,同时联系张须陀。

    翌日辰时。

    当独孤家的马车停在临江宫之外时,张须陀已提前一步前往成象殿。

    随着独孤盛与周奕来到成象殿。

    往昔熟悉的场景,又一次浮现。

    成象殿中,萧皇后、张须陀、独孤盛、周奕,还有一位李公公。

    那时,流珠堂内只寻得诏书一封。

    又因赵王杲被杀,导致遗诏作废,陷入僵局时,还是周奕提议将杨侗的兄弟燕王倓立为江都新君,这才让江都宫廷恢复运行。

    时至今日

    张须陀望着周奕,有种眼前一切皆是幻觉的感觉。

    作为大隋救火队长,他一直在平贼平寇。

    此刻,最大的敌手,竟大咧咧出现在成象殿,要与他们议隋帝诏书,这是何等不可思议之事。

    张须陀本有心与江都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刻。

    但是

    杨广的一封诏书,瞬间找到他最大的破绽,几乎就要将他一击击溃。

    萧后见到周奕,眼神也颇为复杂。

    独孤盛看了看两方人,成象殿的寂静,最终由周奕打破:“殿下,能让我看一下诏书吗?”

    萧后略有犹豫,问道:

    “那日与陛下喝酒的,可是你。”

    “是。”

    她朝他身量打量了一眼,点了点头。

    一旁的李公公双手捧来诏书,与前一封相比,这一封诏书上的内容,比较随意。

    上面写着:

    “朕愿赌服输,江都归周奕了,天子的话不可忤逆,谁敢反对,便是谋反作乱。”

    啊?

    这诏书字迹与上一封相同,有着传国玺用印,必然出自杨广之手。

    只是看到上面内容,周奕忽然明白这帮人为何难以接受了。

    广神的措辞,有点像酒后之言。

    周奕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张须陀:“张大将军,天子的话,你要忤逆吗?”

    张须陀没有立刻回答,反问道:

    “倘若你得江都,准备如何对待江都朝堂?”

    这一点,萧后也比较关心。

    周奕不必浪费口水,直接拿出一封信:“请看。”

    张须陀瞅了一眼,正是来自东都的皇泰主。

    杨侗也是萧后的亲孙子,她取信一观,面色逐渐舒展。

    张须陀看了萧后一眼,又看向那封诏书。

    心中有个疑问,如果萧后当初藏起这封诏书,又为何要拿出来呢?

    他多有猜测,却未询问。

    这时又回应周奕的问题:

    “陛下的话我不敢忤逆,只是张某手下的将领一直在平叛,他们对大隋很忠心,都是忠君爱国之士,我一个人不能替他们做决定。”

    “并且,陛下两封诏书,互相矛盾。”

    独孤盛准备说话,前一封诏书,说的是赵王杲,所以不存在矛盾一说。

    张须陀在看周奕的反应,周奕则拦住了独孤盛。

    主动道:

    “张大将军,不如召集你的部下来问一问吧。”

    张须陀看向萧后,萧后看了看信,微微点头。

    李公公朝外传话,喊来了张须陀最得力的几位大将。

    成象殿前,李公公眉眼抽搐。

    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正昂首阔步而来,他们方才大败沈法兴,此刻杀气腾腾!

    张须陀早有准备。

    这帮人大军在外,不排除他们殊死一搏的可能。

    李公公的心猛跳一下,看到这三位凶悍将军身后,还有一位疤脸大将。

    正是亲手斩掉吴国太子的镇寇大将军!

    尤宏达、罗士信、程咬金,秦叔宝一道走入成象殿,见过萧后,再朝张须陀、独孤盛问候,接着便看向周奕。

    这时,一旁的张须陀道:

    “有件事需要听一听你们的意见。”

    这几位早就被张须陀提醒过,不必详说。

    “是!”他们一齐应和。

    “看看吧。”

    周奕说话间,将诏书递给了往前一步的尤宏达。

    那尤宏达展开一看,面色大变!

    众人将他面色看在眼中,当初杨广发丧时,人们都知道尤宏达有多么悲伤,所以,他的忠诚,不掺杂半分伪装。

    此刻,他看到这诏书,可想而知有多么震撼。

    张须陀轻叹一声:“尤将军,你有什么看法。”

    尤宏达在伤感追思之中,神色陡然严厉起来。

    程咬金等人还未来得及看。

    尤宏达将遗诏一合,朝着成象殿龙椅方向瞬间跪下,大喊道:“天子的话不可忤逆,我将遵从陛下的命令.!”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