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曾记昔年黎二郎 (第2/3页)
仙门大比要开始了,届时,观礼之人将有八万以上,当是南国第一盛会!
方才回归那暂驻的峰头,那彩蝶儿便早已经迎出了道场十余里,此刻这位长袖善舞的女修都已经紧张到说不出话来了,全程只与黎卿视线交错,之后的一路就似是个提线木偶般,恭顺莫名地跟在黎卿身后,实在不敢多言。
刚刚相识之时,她以为这位黎真传也只是仙门一真传,有紫府上基之能,搭配上临渊的背景,值得自己小小一旁门散修博上身家。
可近些时日来疯传的,诸君有眼不识人,鬼郎谈笑斩山神……
这可太骇人了!
阴神真境的陨落在任何一处地界都是重磅消息,遑论是帝朝五十四尊神之一呢?
不论是两座学宫还是诸仙门都对此事没有半分的限制,反而大肆传扬这战况,闻得如此事迹,惹得东海诸豪侠热血上头,也想上那天堑战场闯上一闯。
朝江府的某座旁门法脉之中,裴九大马金刀的坐在主座上,望着手下送上来的玉简,神色沉重,直至良久后,才长叹一声,转头大笑起来:
“管兄,这……果然是他。”
“当年我就说嘛,这能被人费尽心思诓骗到海外的仙门弟子,要么就是背后有大倚仗,让人不敢公然得罪,你看,你看,哈哈哈!”
说罢,这如今自称“雷池上人”的引雷脉主-裴九更是爽朗大笑,似乎在回想着当年黎卿初出茅庐般时的菜鸟做派。
“是了是了,还得你看人的眼光好。”
管道人惊震之余倒是多了几分考量,但半载以前他等“雷池山”便收到了天南观的回讯,黎卿也答应了要亲身前来恭贺东海旁门-雷池开山。
如今再看,这可是了不得交情啊!
相当于阴神真境的生死之交,遑论那黎卿长兄的七彩珊瑚蛟也同是他给安排的?
昔年那一番出海,得了法舟一座,又搭上了这般的交情,可实在是二人的改命节点。
“哈哈哈,那这典礼规模可真不能太省了,好歹要隆重点呐。”
“传讯下去,将东海美酒珍馐,山中地宝,水中泉鱼,都要准备好,也让黎……道友看看你我当今的变化。”
裴九依旧是那般爽朗,门下的弟子也多的是当年的豪侠,这雷池与其说是一方宗门倒更像是一散修联盟……
但这群庄中豪侠心性不算太差,加之裴九管教的颇严,也与那引雷法脉原本的弟子走到了一处,山门未开之时就常常为东海各世家雇佣去护卫船队与惩抓海兽。
这换了个身份,干的事儿却似乎还是老本行,他们倒也乐得如此!
反倒是江南道。
这里是黎卿的故乡,从他童生启蒙的直到攻读《中庸》《大学》少年时光皆在此处渡过,江南红豆学宫中也是充斥着这位黎二郎的传说。
毕竟,在那涉世懵懂的少年士子认知中,能得鬼姬下聘,那可是了不得的谈资了,尤其还是那般足以祸国的大鬼,这黎家二郎简直就是吾辈楷模!
学宫士子皆知那黎二郎出事,拜入了仙门中求得制鬼延寿之术,可就在不久前,那鬼郎谈笑斩神祇的传影玉符流到江南道时,整座红豆学宫都沸腾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个昔年曾教导过黎卿修四书五经、南北二文;曾因黎卿课业走神打过他手心;因其字迹不端罚他抄写过经卷的夫子们,俱是花高价购来那仙道的传影玉符逐帧细看,终于确定,果然是他……
桂花府往东四千里,是为江南红豆府,此处是南国的陪都,红豆学宫便是立于此处。
此刻的学宫之中,三五成群的士子,腰环佩玉,配长剑,或是御四乘车马、或是驭灵兽,来往于山水楼阁之间,像是这般的士子,已有远古氏族卿大夫之风采,能出口成律,剑斩魍魉,即便难证长生,但也远比普通人的寿数要悠长许多。
而就在学宫南殿之中,五六名二十出头模样的士子、士女同聚于云阁某层小酌,这些年轻士子届时已经修得士道小成,但还未令南国配印出仕的人物。
当然,也是因他等出身颇高,多为簪缨世家,下品官衔辞谢不领,只待州中从事以上才能入眼,否则,其他同窗这几年已经悉数就任,报效南国了。
诸士分坐诸案,且观剑舞,闻流觞曲水,小饮片刻,大谈起了各家在哪方州府有何等路子,共享着世族资源。
有一放浪形骸,玉带敞袍的男子倚靠在软座上提起镂银酒壶便仰头灌酒,看其动作狂浪不羁,乃是古之嵇康般的人物。
这男子生得有几分妖媚,肤白如霜,黑发垂瀑又有几分微卷,少了几分书卷气,却多了三分慵懒,气机也并不凌人。
且将壶中酒水灌完,这男子扫兴的将那银壶一丢,丧着脸叹惜了起来:
“唉!恐怕阮某我啊,这是最后一次与诸位共饮了。”
这般半死不活的模样却是令其他人忍不住好奇了起来,俱是疑惑,有交心的友人便损道。“怎的了?莫不是阮兄纵情美酒,身子骨坏了?”
“我呸,你……”看着那故意将他的浑人,这位阮士子却也实在没了和他贫嘴的心思,再哀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道:“唉,懒得与你贫嘴。”
“前些时日,传闻我们学宫中那位辍学入了道门的黎二郎做了惊天的大事,诸位都知晓罢?”
“诸君有眼不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