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年产值120亿美币!我认定是你做的,等着开战吧! (第2/3页)
要付出极高的试错成本。
但马克西米利安在熊猫外卖任职期间,很快就摸透了当地外卖市场的运作规律和打法。
精准抓住了用户的饮食需求,搭建差异化配送网络,短短两年就让品牌覆盖了欧洲12个国家的主要城市。
丰富的实战经验,让他对欧洲不同区域的用户痛点、竞品短板、供应链短板都了如指掌。
更重要的是,马克西米利安在多年操盘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源。
上至中枢司的沟通渠道,下至中小餐饮商户、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关系,以及欧洲本土支付平台、银行机构的资源,这些都是陈延森布局欧洲外卖市场最需要的敲门砖。
想到这儿,陈延森看向眼前的马克西米利安,轻笑着说:“我知道你在欧洲外卖市场取得过不少亮眼的成绩,但我要的不是复制粘贴,而是获得整个欧洲外卖市场的话语权。”
言外之意,他挖马克西米利安来,是为了与Delivery Hero、Takeaway、Hungry House正面竞争。
“陈先生,从Delivery Hero不断收购合并同类型软件的举动就能看出来,欧洲的外卖平台竞争非常激烈。
坦白说,我相信以筷跑外卖的配送路线规划、智能派单和运力调度系统,或许能在欧洲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想掀翻Delivery Hero的支配地位,难度很高。”
马克西米利安想了想,认真答道。
他怕陈延森的期望值太高,所以干脆把话挑明,把风险和难度都摆到台面上,随即补充道:“Delivery Hero从2010年开始,通过多次收购和并购行动,把一些区域性头部平台纳入麾下。
如今在欧洲26个国家外卖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35%,尤其是在德国、法国、英国等核心市场,用户忠诚度极高,很多连锁餐厅只愿意跟他们合作。”
说到这里,马克西米利安抬头看向陈延森,眼神里带着几分坦诚:“我不是想泼冷水,只是觉得应该让您清楚实际情况,以筷跑目前的实力,想在欧洲市场分到一杯羹没问题,但要撼动Delivery Hero的支配地位,至少需要3到5年的时间。”
陈延森往后一仰,轻轻一笑。
马克西米利安不愧是奥利弗培养出来的职业经理人,别的不说,单这一份战略眼光,就极为难得。
事实上,对方所说的情况,他早已了然于胸。
“如果Delivery Hero是块一捏就碎的软骨头,我何必花费重金把你挖过来?”
陈延森轻描淡写地反问道。
不等马克西米利安作出回应,他便接着说道:“你认为3到5年,筷跑才有机会撼动Delivery Hero的市场地位,那是因为你站在‘跟他们正面拼资源、拼补贴’的角度看问题。
但你了解Delivery Hero,却不知道筷跑的真正实力。”
他在筹划进入欧洲外卖市场前,就对Delivery Hero、Takeaway、Hungry House等平台做过详尽的调查。
Delivery Hero依靠收购垄断市场,靠砸钱锁定商户,可它的软肋也有一堆。
比如过度依赖并购,导致内部系统混乱,不同平台的用户数据、配送网络互不互通。
高额营销投入下,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去年欧洲业务的净利率还不到2%。
而外卖行业的最大护城河是规模效应!
其次是智能调度系统、精准推荐、动态定价和补贴策略。
庞大的订单规模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而数据经过算法处理,会反过来加固规模护城河。
数据是燃料,算法是引擎。
规模越大,数据越多,算法就越聪明,效率就越高,成本就越低,体验就越好,进一步巩固了规模优势。
在这方面,筷跑每年有60亿票的外卖订单,早就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算法模型。
最后一点也很关键:庞大的骑手运力网络和地推团队,属于重资产壁垒。
对陈延森来说,他最不怕的就是人力成本支出。
别人赚2%,他可以只赚1%。
马克西米利安听完陈延森的描述,心头的顾虑瞬间消失,眼前一亮,对自己的新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
在他看来,若是森联资本不计成本的投入,筷跑外卖未尝不能击败Delivery Hero。
其他暂且不论,单是深蓝科技每年的净利润,都能买下好几个Delivery Hero。
一旦双方在欧洲市场陷入僵持状态,Delivery Hero背后的资本多半会坐不住,进而逼着两家融合。
否则,长期无法盈利,任何一个投资人都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