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馒头的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馒头的人 (第2/3页)

   “曾经有过一个人,比他还要天才,还要了不起,还要走得更远,两人要比较,大概就是那句话,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啊。可又怎样?”

    玄机上人平静道:“他还不是死了。”

    “既然他都能死,那么你觉得他,没有可能死吗?”

    玄机上人口中的两个他,肯定不是同一个人,只是云书却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另外一个他,到底是谁。

    ……

    ……

    帝京。

    李昭今日走入一座小酒楼里。

    二楼靠窗那边,有个老人,等候多时。

    李昭落座之后,打量四周,有些忍不住的苦笑道:“老大人既然想要相见,怎么不找个僻静之处,在这里,人多眼杂,只怕不是谈话的地方。”

    身为大汤朝内阁次辅的老大人孟长山倒是对此不以为意,呵呵笑道:“太子殿下这些年也读过些书,焉能不知大隐隐于市的说法?”

    有些时候,越是想要躲避别人的眼光,找个好像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藏起来,就其实越难如愿。

    李昭一怔,随即轻声道:“老大人此言有理。”

    岂料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孟长山便哑然失笑,头发花白的老人给自己倒了杯茶,“殿下的脾气太好了些,竟然这种屁话听了都不生气。”

    李昭微笑道:“老大人是两朝老臣,当朝的宰辅,又是读书人的领袖,有些时候说话,旁人当时听不明白,也不会说些什么,只觉得自己可能有些愚笨,等回家之后再多想想,要是还想不明白,也不能说是老大人的问题,只能说是自己实在是太笨了,都不配跟老大人说话。”

    孟长山笑呵呵开口,“这样的人,老臣碰到过很多,不少都是学问不错的后生,没见到老臣之前,口若悬河,神采飞扬,见到老臣之后,反倒是就畏畏缩缩,说些话,也要揣摩再三,稳妥为主。老臣倒是清楚,无非是觉得老臣有些名气,又是朝中重臣,所以说话就只好小心一些,但老臣虽然多读了那么些年的书,却不见得都是对的,一些圣贤学问,也有弄不清楚的时候啊。”

    “读书人,尊重前辈是好事,但要是连一点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说,都不敢提,那就很不好了,要是有话都憋着,只觉得年纪大的老王八说的话是对的,那一代接着一代下去,这还有个什么意思?”

    孟长山自嘲一笑,“老臣心中的读书人,就是要敢说话,要敢为天下先,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哪怕你位高权重,哪怕你著作等身,错了就是错了,不对就是不对,说出来,怕什么?”

    “唯唯诺诺,算什么读书人?”

    李昭听着这些话,有些好奇道:“老大人这是在骂谁呢?”

    孟长山伸出手,指着自己鼻子,“就是老臣这个老王八啊。”

    李昭张了张口,有些说不出话来。

    孟长山开门见山,“在这里问殿下一句话,是否立志要做个好皇帝?”

    李昭点头道:“那是自然。”

    “可自古以来,以臣弑君,以子弑父,都是天底下最大的罪,殿下,可敢?”

    李昭问道:“我还有退路吗?”

    孟长山皱眉道:“如果殿下为自保方才要这么做,那么老臣觉得,今日是白来了。”

    “老臣选在此地,要和殿下开诚布公聊一聊,是因为老臣跟殿下说的,是可以放在青天白日下,让天下百姓都听一听的东西。”

    孟长山轻声道:“此心无垢,流言蜚语能落到此身,却无法进此心。”

    李昭看着眼前这位老大人,沉默片刻,才缓缓说道:“看起来老大人对多年积攒的名声都放下了。”

    孟长山淡然道:“从来没想过这种事情,一件衣衫,当时从来没想过要穿,这会儿脱下来,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

    李昭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这才说道:“如果本宫说,如此行事,为百姓呢?老大人,是否相信?”

    “为何不信?”

    孟长山笑眯眯看着李昭,说起一桩旧事,“那年如今的重云掌律来问老臣,殿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老臣只说,殿下是个什么样的人,老臣说了不算,要他自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