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宋濂竟也成了皇帝的走狗?懵逼了 (第3/3页)
“宋先生,慎言!”
“宋先生,切勿胡说!”
“宋先生怎能如此诋毁我等读书人!”
不少人纷纷开口,提高音量,要让安宋濂谨言慎行,不要再胡说。
由此可见,便是宋濂这等大儒,在这事情上说出这些话来,也同样是为人所不容。
一样有人对他呵斥。
短短的时间里,就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道统之争,利益之争,向来如此。
牵扯到了具体的利益,尤其是利益巨大时,即便是宋濂当面那也一样不行。
同样要被呵斥,不可能让其在这里胡说八道。
“我没有说胡说八道,也不会胡说八道!我所言皆是为真。
身为读书人,宋某在这事情上也略微有些名声,多少要受一些人尊敬。
论起对儒家的了解,我还是要比寻常人知道的多上一些。
今日汇聚一次的众多人,个个义愤填膺,可真的论起来,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在为民请命?
又有真就是为了卫生纸而来的?
在我面前,有些事儿便可直截了当一些。”
宋濂的话也变得犀利,不再客气。
此言一出,令的很多人纷纷色变。
有人着急的,想要上去堵住宋濂的嘴。
但也有人心中愧疚,低下的头。
前来的这些人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要脸。
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宋濂这个大儒当面说出这话时,能做到面色不改,无动于衷。
“无非就是有很多人,觉得陛下偏向于工业大学,偏向于这些奇技淫巧,心里面看不惯,觉得不服气。
这才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宋濂言辞犀利,直往最根本的地方去说。
“可是,平心而论,陛下真的就亏待了儒学?真就这般排斥儒学吗?
没有!
不要听那些言论纷纷扰扰,且看陛下所作所为。
国子学依旧在办,且不断的进行招生扩建。
国子学的教习,以及那众多的学子,每年陛下要给他们贴补多少的钱财?
陛下在兴建工业大学的同时,也同样在营造新的国子学!
皇宫潮湿阴暗闷热,地基下沉。
有些地方都裂口子了。
可是面对这么一个情况,陛下却从没有想着去动用人力物力,用大量钱财去修缮。
所为何故?
就是因为用钱的地方太多。
陛下自己的屋子不修缮,却兴建这么多学府,又推进纸张降价。
这些是不重视文教吗?
是轻视文教吗?
我也知你们许多人心中所想,无非就是怕工业大学之类的学校逐渐坐大,会影响儒家之地位。
继而影响诸多人的相关利益,冲击儒家。
在这里,我今日便都分说清楚。
会不会对儒家进行一定的冲击?我觉得会,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工业大学等这些,所注重的是匠人,是技术。
而非是如同我们儒家这等学问。
儒家不会被取代!
陛下更不会放弃儒家。
儒家很重要,陛下亲口与我所说。
但是儒家却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
想要靠扼杀其余的诸多学问,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这是不对的。
也是绝对应该发生的。
我儒家为什么能经久不衰,为人所接受?
靠的不是固步自封,靠的不是排挤打压其余学问。
而是因为儒家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够给无数迷茫之人,带去理想,能指明道路。
于国,于家,于人,都有所裨益。
所以儒家才会经久不衰。
如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想着打压别人,那是不成的。
终究是会被抛弃!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儒家应当有所反思,有所进取,更能适应情况之变化,更能符合当今大明所需要!
工业大学,也并非是诸多人多想多说那般,是奇技淫巧,于国无用。
这些东西,真就与国无用吗?
各种东西,包括我们书写用的纸张,用的笔,用的墨,哪一个不是匠人制作出来?
哪一个不是研究出来的?
怎么能称为奇技淫巧呢?
这些都是奇技淫巧的话,那我们这些使用这些东西的人呢?
人不能一边鄙夷这些东西,一边又使用。
这在我看来是不合理的,是虚伪的!
陛下设立工业大学,就是因为看到了儒家只重视文教,而不看其他。
一直以来都是用一条腿走路。
所以,就要将另外一条腿也给补上!
诸位贤达,今日我有一些话想要说与诸君听。
不管你们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我都要说。
你们不能把我的嘴给捂上。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人不能抛弃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去空谈理想,空谈道德。
这是不现实的。
让百姓生活过好,让国家富强,仅仅只靠读书,提高思想道德也是不行的。
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做事儿,才能实现真的兴盛!
百姓富足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有余力,让子侄来读书,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和弘扬圣人之道!
这才是发展儒学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