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我就要这个吧 (第3/3页)
易数据、市场估值、业主分布、潜在风险、该物业产权情况、周边单元租金收入、空置率等等。
同时你也要多去现场实地考察,报告里需要有具体照片。
我给你两天时间,我相信你的能力”
说完后,李敏怡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出去了。
“中环永吉街21-27号”
邮件里除了标准格式所必备的内容外,只有一串简短的地址。
李宜清打算先在谷歌上搜一下,然后再到现场去实地考察一下。
“诚兴商业大厦?
位于香港岛西区中环永吉街21-27号的旧式商业建筑,这里也不是什么标志性物业啊。
位置确实是黄金位置,在中环的核心金融区,毗邻汇丰银行总部和兰桂坊的夜生活街区,但问题是从谷歌地图上看这里很老旧。”
(诚兴商业大厦)
“从最近香江商业地产情况来看,自2019年以来租金下滑了50%,空置率不断攀升,迟迟看不到回暖迹象。”
李宜清实在想不出来,一位摩根士丹利总部的大人物,怎么会看上这样的商业地产?
香江的商业地产从2019年开始就不断下跌,以李超人为首的各路大佬都在争先恐后抛售。
在这个时间点,去收购一家如此老的商业地产,李宜清百思不得其解。
哪怕你看好香江商业地产回暖,看好香江作为东西方桥梁的作用,大把比这个优质得多的地产你可以收购。
香江的商业地产分A、B、C,A最高,C最低,这栋商业地产妥妥的C级商业地产,因为它太老了,几十年前的产物。
李宜清收拾公文包,心想也许是自己意识不到这间写字楼的好,还是得去现场考察,才能理解大人物的深意。
摩根士丹利总部的资深董事,对他来说确实是大人物。
李宜清在去之前,先咨询了一下,坐在他临时工位边负责带他的老员工皮特。
“皮特.”
李宜清把李敏怡委派给他的任务大致和皮特说了之后。
皮特身穿白衬衫,但没有打领带,一般见客户的时候才需要西装革履,一边面对电脑敲击键盘,一边眉头紧锁说道:
“确实很奇怪,这个物业是一栋老楼,我应该去过,离我们不远,周围都是茶餐厅和小商铺,在中环的窄巷里。
位置确实不错,但如果不是港府进行大规模重建,那里在当下不是什么好的投资标的。
纽约的大Boss会看中这样的物业?真是奇怪。
你等我五分钟。”
五分钟后,皮特接着说道:“我看了下,那周围按照C级楼宇进行估值的话,那栋写字楼的价格在3.7亿港币到4.5亿港币之间,别说现在,哪怕中环办公楼的租金回升到巅峰时期,这里的租金回报率也不会超过3%。
考虑到购买这块地产还有现金的成本,怎么样都不算是一笔好的生意。
翻新的话能把租金给抬上去,问题是现在的空置率格外严重,翻新也不划算啊。
算了,这不是我们该考虑的,总之你去那看看,记得带上iPad,随时记录周围的一切,包括地理位置。
永吉街是条窄巷,连接皇后大道中和德辅道中,附近有兰桂坊和中环站,交通方便,你直接坐地铁就能到。”
皮特没能解答李宜清的疑问,他也搞不懂为什么纽约的大Boss要调查这栋物业。
李宜清带着困惑从九龙的环球贸易广场出发,搭乘地铁过海到香港岛中环站。
走出站台,初夏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湿热。
永吉街位于中环西区,一条狭窄的坡道街,两旁是老式建筑,诚兴商业大厦矗立在21-27号:一栋灰白色的21层高楼,外墙有些斑驳,底层是玻璃幕墙的入口,大堂里保安懒洋洋地坐着。
周围环境热闹,街对面是永吉街市场,卖着新鲜蔬果和街头小吃,不远处则是皇后大道中的高档精品店和银行,兰桂坊的酒吧区就在几步之遥,白天安静,晚上就会灯红酒绿。
交通拥堵,行人匆匆。
李宜清站在大厦前,拿出手机拍照,心想看起来有点旧,但位置无敌,步行5分钟到中环码头,10分钟到IFC商场。
他走进大堂,凉爽的空调让他舒了口气。
大堂很简单,大理石地板,电梯间挂着租户目录:律师事务所、贸易公司、会计师行。
保安抬起头:“先生,有事吗?”
“我是来调研的,”李宜清说,递上才印刷好的名片,“摩根士丹利,我们对物业感兴趣,能告诉我业主情况吗?”
保安摇头:“我不知道那些。去土地注册处查吧。”
李宜清谢过他,走出大厦,继续观察:街头车水马龙,确实是黄金位置。
但他从土地注册处了解到的状况可不太妙,这里的地产是分层所有,也就是被不同的人给买了,而不是属于同一个所有方。
这意味着谈判旷日持久,还未必能谈下来。
第二天,李宜清在办公室整理笔记:估值确认在4亿港元左右,基于最近单元交易,每平方呎平均10000港元,现场环境活跃,但楼龄老化。
建议下一步:聘请估值师和律师,查业主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