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白头鹰获得金融,我们获得工业 (第2/3页)
们看到这些数据,纷纷留言评论。
“我的天,这两款车的销量就是去年比雅迪和吉利两家公司总销量之和。同样是做汽车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杨老板,你都欠这么多车了,还不扩建工厂吗?不能让外国客户等太久啊。要不咱们再新建一个工厂吧,也给我们一个成为你员工的机会。”
“我在罗山基留学,这边的人都把水瓶座当成游艇开,私人游艇都不好卖了,大家都花6万鹰币买一辆水瓶座开海上钓鱼啥的。按照老外们这个玩法,这款车至少能卖1000万辆。”
“我家住在海边,我也想买一辆水瓶座当游艇玩,我想知道车漆真的不怕海水腐蚀吗?如果真的不怕海水腐蚀,我立马按揭买一辆。周末没事了就带着女朋友去海上打海炮,多爽啊!”
……
汽车市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存量市场,星辰汽车吃掉的客户都是其他品牌丢掉的客户。
欧洲的BBA等品牌从千年开始就被星辰汽车冲击地不断降价保销量,但是他们并未取得想要的效果,他们不光在龙国市场遭遇滑铁卢,连他们的大本营欧洲市场都保不住了。
水瓶座和天蝎座的价格正好跟BBA大部分中高端车型价格重叠,这几百万客户买了水瓶座和天蝎座,自然也就不会再买BBA。
开年就少了几百万潜在客户,可想而知他们今年会有多难。
白头鹰那边还要求欧盟提供6000亿鹰币的投资,军费还要提高到GDP的5%,又要从白头鹰手里买1000亿鹰币的武器支援给二毛,这些钱从哪儿来?
汽车是工业核心,汽车行业萎缩就意味着整个工业体系都会萎缩,没了税收等来源,失业率又增加,通胀率也跟着提高,欧盟难的一批。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白头鹰又对欧盟下手了,不过这次他们并未直接动手,而是间接蚕食欧洲的财富。
白头鹰突然对阿三国发难,指责他们购买大毛家石油,并且炼制成成品油转卖欧洲,一年盈利200亿鹰币。
白头鹰明确要求阿三国停止这种行为,并且不允许欧洲直接或者间接购买大毛家石油,只能花高价从白头鹰购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如果他们不听话,那就直接50%关税伺候。
本来欧洲那边有意向修复北溪管道,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但是白头鹰这么一说,他们立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并且立刻通知各国禁止购买大毛和阿三国的原油和成品油等能源产品。
可是老百姓总得用油气等能源保障基本生活,没了这些便宜的能源,他们只能花高价去买白头鹰家的油气能源,结果就是原本已经很高的生活成本现在变得更高了。
以电力为例,跟大毛和二毛打架之前相比,欧洲的电价已经上涨了5倍,现在不允许欧洲使用大毛和三国转卖的能源之后,第二天各国电价就普遍上调了20%。
这就是基础民生项目被资本私有化的后果,资本是不会亏钱的,他们预料成本上涨,立刻就会通过涨价来抵消这些增长的成本。
相比之下龙国把基础民生项目都把控在政府手中的模式就非常好,30年来电价几乎没涨过。
电力是工业基础,没有电力就别谈工业化,这就是南越这个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国内电力不够用,还要从龙国进口呢。
电力价格上涨也就意味着各项生产原料价格紧跟着上涨,表现在终端商品上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上涨。
欧洲的工业巨头们扛不住节节攀升的成本,只能选择向社会稳定、生产成本低廉、原材料充足、工人素质相对较高的龙国来。
首先来的就是德意志化工巨头巴斯夫,他们准备在龙国建造一个一体化基地,每年生产至少6万吨工程塑料,满足汽车和电子产品等行业的需要。
但是他们担心一下子建造这么大一个厂区,生产出来的塑料卖不完,所以他们就联系了龙国相关部门,希望他们牵线让星辰汽车跟巴斯夫签下合作协议,星辰汽车需求的塑料至少有30%从巴斯夫龙国工厂采购。
只要有这个销量保证,他们就毫无顾虑立刻来龙国选择城市建厂。
与此同时,法兰西空客集团也派人接触了龙国相关部门,他们准备在津门生产线基础上在龙国建造一个科研中心,重点研究氢能源基础设施、先进制造、电气化和未来客机客舱等新技术。
要知道龙国在大飞机方面还有所欠缺,空客这个项目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除了这两家巨头,宝马也扛不住了,它也要来龙国建造工厂了。
虽说欧洲各国迫于现实原因放弃了碳中和和新能源汽车等承诺,但是宝马等汽车品牌可不舍得放弃龙国市场。
而如今龙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已经超过了四成,去年总销量超过了千万辆。
宝马肯定想要在龙国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