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时代的浪花 (第3/3页)
甚至如果刘繇愿意,他想占据南方的交州都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而言,羊衜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扬州、交州的去留。
这也是荀攸觉得遗憾的缘故。
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点,关键位置上的人就是这样影响历史大势的。
不过荀攸只是觉得遗憾,魏哲就很不解了。
“吾与其既为连襟,焉能薄待于他?”
“更兼国中有蔡公照拂,此人日后自是前途无量。”
“如此种种,竟换不来一纸降书?”
也就是会稽郡在阴差阳错中被推到了历史的节点,否则羊衜投不投降魏哲还真不怎么在乎,大不了慢慢打过去就是了。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熟知士族掌故的荀攸当即解释道:
“殿下息怒!羊衜虽为蔡氏之婿,然此人终究是泰山羊氏家主。”
“羊氏家声,先祖清誉,实非区区妇人所能左右!”
要知道羊姓本源出于羊舌氏,其先祖乃春秋时晋国公室羊舌大夫也。
后来三家分晋,羊舌氏被其他晋卿攻灭,子孙避祸外逃而改姓羊,方有羊氏。
而泰山羊氏祖上本是关中人,自前汉开始便屡有族人为官,七世之中皆有先辈出任二千石、九卿、校尉等职。
等到了羊衜祖父羊侵那一辈时,更是鞠躬尽节,为羊氏博得忠臣世家的美誉。
羊侵便是在司隶校尉的任上病逝的,其子羊儒后来也为太常卿。
羊儒之子羊续亦是历任庐江太守、南阳太守,为官清廉。
“羊续悬鱼”的典故更是传遍天下,让泰山羊氏被世人敬为“九世清德”,家风为天下士人称颂。
可以说经过历代先人的不断积累,泰山羊氏才有了这么的好的名声。
在这种情况下,羊衜身上背负的已经不是一个会稽郡那么简单。
别说一个妻子了,就算是魏哲拿他儿子来威胁羊衜恐怕都不会屈从。
帅帐之中,荀攸在讲完泰山羊氏的缘故之后又分析了一番羊衜的处境。
最后荀攸严肃的总结道:“此人可怀柔,而不可威逼。”
见荀攸这么一说,魏哲顿时可惜的叹了口气。
说句老实话,如果不是荀攸分析的确实有道理,魏哲都有点想用泰山羊氏的满门性命来威胁羊衜,看他会不会就范了!
不过现在看来,说不定只会适得其反,反而让羊衜在史书上又留下一桩美谈。
与此同时,荀攸却忽然起身出列,笑着道:
“攸不才,愿走一遭会稽。”
“出来这么久了至今一事无成,还请殿下给个机会!”
毕竟泰山羊氏的清名传遍天下,他们颍川荀氏又何尝差了?
荀攸自问和羊衜还是有些共同语言的,应该能让他做出最明智的决断。
魏哲闻言想了想便颔首道:
“也好,莫走陆路,还是走水路吧,吾让水军送你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