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后生可畏【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4章:后生可畏【4K】 (第3/3页)

   高兴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

    即便是高坐上首的刘表,脸色也并没有那么高兴。

    虽然刘备在书信中表示是替他从袁术手中夺回了南阳郡,南阳上下依旧听他这位楚公的号令,可刘表心中清楚,这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

    刘备终究是做过兖州牧的人,他既拿下南阳郡就定然不会拱手相让。

    想到这里,刘表也没有表态,只是淡淡开口道:

    “事已至此,尔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张允闻言当即眉头紧皱道:

    “微臣以为刘备此人实乃狼子野心,应当速速召回此人,另寻良将镇守南阳,否则此人一旦坐大,必为襄阳大患!”

    此言一出,便博得不少喝彩之声,不少人都频频颔首。

    可位次靠前的几位荆州重臣却一个个眉头紧皱,轻轻摇了摇头。

    道理很简单——召不回,夺不走!

    只要刘备不愿意,襄阳这边压根没可能轻易从他手中拿走南阳郡。

    若依张允之策,那么最后少不得兵戎相见。

    而这个局面却是他们都不想看到的,甚至包括刘表。

    因为谁也没办法保证刘备不会投靠魏国,将兵祸引至荆州。

    刘表不想赌,也不敢赌。

    毕竟刘备和魏哲相识于微末之时,若他愿意投降待遇必然不错。

    因而对于张允之言,刘表并没有评价。

    蒯良见状方才缓缓出列,肃然道:

    “微臣以为此乃大喜,当为殿下贺。得此臂助,襄阳北面无忧也!”

    “殿下当即日授其符印,任刘玄德为南阳太守,如此荆州自安。”

    可以说蒯良的想法与张允的建议完全是两个极端。

    即便是刘表闻言心中也有些不悦。

    不过刘表还是按捺住情绪,耐心的询问道:“此言何解?”

    蒯良闻言微微一笑,当即细细分说:

    “当下袁军虽去,但魏军之凶悍却更胜袁军。”

    “如今河南尹、颍川郡诸地既为魏军所据,日后少不得要与之打交道。”

    “有刘玄德在,我军日后也能有些转圜之地。”

    见他这么一说,张允顿时不服道:

    “子柔之言未免太过天真,足下难道不知养虎为患的道理吗?”

    闻听此言,蒯良却不慌不忙的抚须而笑道:

    “刘玄德穷途末路而来,因殿下方才得以保全性命,此乃大恩也。”

    “且若非府中资助,刘玄德又如何能在新野站稳脚跟,更别说厉兵秣马击败袁军,夺取南阳。”

    “如今此人既愿归附,那便收下便是,正好可为北方藩屏。

    “若是此后刘玄德敢图谋不轨,于殿下不利,那便是恩将仇报。

    “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日后焉能有面目立足世间?”

    随着蒯良此言一出,上首高坐的刘表终于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其实他也知道刘备非池中之物,故此心中一直有所防备。

    只是他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让刘备找到了机会重新崛起。

    别看南阳郡如今已经被袁术摧残的大不如前,但作为光武帝乡所在,“天下第一郡”的名头可不是吹的。

    曾经的南阳郡人丁足足有两百四十三万人之多,如今即便百姓离散,人口流失过半,但依旧有百余万人。

    有此郡在手,刘备便有重新插手棋局的本钱。

    面对这样的结果,刘表自然难免忧心。

    但蒯良之言却让刘表豁然开朗,开始重新衡量利弊。

    诚然,刘备确实是一个隐患,但他反噬的风险貌似并不大。

    至少刘表活着的时候,刘备便绝无可能与襄阳反目成仇。

    这点和刘备的行事风格有关。

    无论他是不是假仁假义,名声就是他的立身之本。

    一旦刘备对刘表恩将仇报,那么他受到的反噬将是前所未有的。

    在想明白此中关节之后,刘表终于忧心尽去。

    只见他不再犹豫,当即含笑道:

    “既如此,便以玄德为南阳太守。”

    “同为汉室宗亲,本该互相扶持,吾年长,便助其一臂之力吧!”

    只能说不愧是刘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舍不得些许虚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