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章:死中求活【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2章:死中求活【4K】 (第3/3页)

平津关与旋门关尚且在我们手中,只要守上一个月,我等便可以将洛阳兵甲粮草悉数运过轩辕关,退入颍川。”

    “如此军资尚在,主力未失,我等便还有一搏之力!”

    “那随后又该怎样?”曹昂不解。

    毕竟如果颍川郡能守得住,他当初又何必率领曹军余部投靠洛阳汉军呢。

    没有洛阳八关这些天险,区区一个颍川郡压根不可能挡得住魏军。

    然而曹昂都明白这些道理,士孙瑞自然也懂。

    只见他掀开案几上的舆图指着颍川郡昆阳县道:

    “待收拢完颍川物资之后,我等便可由此挥兵西入,攻打南阳。”

    “如今袁术深陷泥潭,无暇他顾,以我等实力全力一击,当有极大可能击败南阳袁军,占据南阳郡。”

    “届时无论是依附荆州牧刘表,还是走武关继续攻打关中,都可再议。”

    随着士孙瑞的话音落下,曹昂等人顿时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毛玠忍不住佩服道: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府君真乃国家柱石也!”

    没办法,正如士孙瑞所言,洛阳汉军如今已然陷入了死局。

    如果死守着洛阳不放弃,纵有洛阳八关他们恐怕也逃不过覆灭之命。

    但如果按照士孙瑞的规划从洛阳跳出来,以南阳为据点,反而会有一线生机。

    最关键的是如今袁术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他们以王师之名伐叛逆之军,在道义上就占据了上风,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南阳郡的反抗力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攻袁术,夺南阳”确实是一个绝好的选择。

    另一边曹昂思虑再三之后也点了点头,忍不住道:

    “府君大才,当真让昂佩服之至。”

    然而士孙瑞却苦笑的摇了摇头:

    “算甚大才,不过一裱糊匠罢了。”

    ……

    话分两头,当士孙瑞在洛阳准备搬家时,阳武县那边则终于陷落了。

    城头上,看着高高升起的“魏”字旗,甲胄上满是碎肉的孙策那叫一个开心。

    只是那爽朗的笑容配上这恶魔般的现场,有些格格不入罢了。

    不过孙策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惬意的坐在守军的尸首上歇息起来。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想要建立一番功业首先得选对人。

    如果跟错了老大,那么可能越是拼命反而越容易适得其反。

    就比如他父亲,跟着袁术南征北战,最后命都没了却落得一个白费力气。

    不像他,早早的就慧眼识人,看中了魏哲这个明主。

    如今孙氏在邺城站稳脚跟不说,日后在新朝恐怕也有一席之地。

    富春孙氏,恐怕以后就是关东名门了。

    “父亲,当年您还是太鲁莽了。”

    看着天边的落日,孙策忍不住吐槽道。

    “您当年如果早早追随魏公,如今我也不用走这么多弯路了。”

    在孙策想来,如果他父亲当年从凉州归来之后能去辽东投奔魏公,那么如今太史慈恐怕都要居于他父亲之下,哪里还会像后来那么凄惨。

    当然,做儿子的也就是说点心里话,并没有真的怪老父亲的意思。

    而就在孙策在那絮絮叨叨的时候,黄盖走了上来,甲胄满是血迹。

    “少主,城中都收拾妥当了。”

    孙策闻言点了点头:“城外扎营,明日继续赶路。”

    这点孙策倒是和孙坚不同了,在魏军待久了他也学会了克制。

    毕竟河南尹就在邺城的眼皮子底下,收复之后治理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如果孙策在这地方屠戮过盛,回去恐怕少不得要挨一顿责罚。

    不过孙策忽然想起一件事,当即开口道:

    “原武县有消息吗?”

    黄盖闻言忍不住挠了挠头,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

    “……刚收到消息,郭校尉奇袭原武,半日夺城,眼下已至卷县。”

    其实士孙瑞不知道,东郡这边一共有两支魏军进入河南尹。

    孙策是一支,而郭淮则是另一支,两人各率五千屯兵朝洛阳进发。

    只不过郭淮的动作太快,直接奇袭拿下原武县,让守军连消息都没有传出去。

    而见黄盖这么一说,孙策顿时不服气的冷哼一声:

    “哼,胜负尚未可知,且让他得意一时!”

    ——

    哈哈,相亲被嫌弃了,有些小心塞。

    还是码字好,纸片人也不错,我觉得未必需要真人O(∩_∩)O哈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