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两百八十五章 折翼(2)(两更合一) (第1/3页)
“现在外面有了一些不太好的传言……”
“什么样的传言?”希拉克略头也不回地问道。
向他禀报教堂改造事宜的修士踌躇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他们说,埃德萨伯爵接受了大马士革-撒拉逊人的贿赂,才应允了他们的求和,并且用以往的情谊打动了国王,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他们?”
“是的,他们说,国王对城中的异教徒过于宽容了,他们能够留得性命,就应当感恩戴德,而不是如现在这样依然可以在大马士革享有自己的财产与住宅,甚至奴隶——他们的学者也应该被尽数处死才对,像现在这般简单的予以驱逐和流放——与将狼群放回荒野又有什么区别呢?等到他们离开,他们就会带着其他的撒拉逊人来夺回大马士革。”
“一派胡言。”希拉克略终于开恩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大马士革人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大马士革中仍有六万五千人——其中并不含妇孺,说是商人,工匠和学者,倒不如说是六万五千名战士。”
虽然他也对大马士革的总督如此干脆地选择了投降而感到困惑,但已经精疲力竭,摇摇欲坠的难道就只有大马士革吗?
作为亚拉萨路的宗主教,一个老人,这次他并未随着大军一同出发,而是在攻城战开始之前才赶到了大马士革——他跟随阿马里克一世经过了好几次攻城战,在第五个周就知道没有多少时间可供他们消耗了。
而且与亚拉萨路不同,大马士革的经济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政治和宗教意义,固然,经书中提到过它的直街,也有圣人在这里短暂居住,但它不是亚拉萨路,甚至不是伯利恒与拿勒撒。
这样一座城市,若是攻城一方执意要将它化作人世间的血肉地狱,那它就不再是什么地上天国了,而是一座毫无价值的负资产。
在1099年的时候,十字军士兵第一次攻入了亚拉萨路,虽然教士声称这是上帝所做出的一次公平而又辉煌的审判,认为圣殿应当流满异教徒的血——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街道上到处都是成堆的头、脚和手,哪怕是妇女和儿童也没能幸免。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等大部分十字军离开(他们只是来参加圣战的)后,长达二十年,亚拉萨路都能算是一座空城,鲍德温二世的时候这座圣城才终于有了一点复苏的迹象,而它重新变得繁荣喧闹,要等到阿马里克一世即位……
如果十字军这次为的只是劫掠,他们当然不必在乎这些。
但如果亚拉萨路的国王要将这里作为一个面对撒拉逊人大军的要塞和金融中心的话,他就不可能将这里烧作一片白地。
可以说,就算是阿马里克一世在这里,他也会答应大马士革总督拉齐斯的请求。
当然,拉齐斯的威胁也是有点作用的。
如果大马士革并没有这样的价值,譬如之前的小城布斯拉,就算布斯拉的总督威胁要将他的城市焚烧殆尽,阿马里克一世说不定还会觉得高兴——至少在夜晚的时候,营地里可以少点很多火把。
所以说,那些散播谣言的人纯粹就是在胡言乱语——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鲍德温愿意相信塞萨尔,其他的大臣和领主可不会对一个年轻的骑士言听计从。
但不得不说,大马士革总督的职位确实让一些人生出了嫉妒心。
与鲍德温的与有荣焉不同,希拉克略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无论拉奇斯的言辞有多么动人,姿态有多么卑微,他都是一个撒拉逊人,无论鲍德温还是塞萨尔都是他们的敌人。
希拉克略甚至想过,或许他可以暂时留在大马士革,借着重建圣若翰大教堂的借口,为这两个孩子扫除一些不该有的眼线和杂音。
除了大马士革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之前寄给罗马的信件,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这些信件暂时与大马士革关系不大,主要是为了阿马里克一世列圣品的事情。
封圣需要有两个核心要件,一个是德行标准,如果被提出封圣的人是作为殉道者而死的,那么他就应当为信仰遭受暴力致死。
这点阿马里克一世是可以满足的,他在远征的途中遭受了异教徒的谋害,受了重伤后逝于战场上。
另外,列真福品需要一个死后奇迹,封圣则需要第二个奇迹,这倒不是很难,甚至无需假造,阿马里克一世应当感谢他的儿子和他为儿子选择的同伴。
第一个奇迹就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曼努埃尔一世的死而复生。
那时皇帝已经被在场所有的教士判定为已死,他们甚至为他做了临终圣事,直到两个少年人前来救助了他。
有人说,是年轻的伯利恒骑士为他吹入了神圣而又洁净的气息,亚拉萨路的年轻国王则跪在他身边,向天主以及圣人祈祷,并且引来无形的雷霆击打他的胸膛,才打出了他体内的魔鬼,他方得以重回人世。
这个奇迹目睹的证人很多,希拉克略做起来简直就是毫不费力。
而第二个奇迹则摆在所有人面前——塞萨尔在不久前率领着三百个骑士以及扈从,和一千个工匠造起的那座桥。
那座桥横贯了八百尺的水面,宽度足以十二个全副武装的骑士在上面行走,马匹、车辆也丝毫不成问题,而且还是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这根本就不是人类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止一个骑士声称自己在水中见到了他们感望到的圣人,他们一起合心协力,才能在如此湍急的河水中立起一根根坚实的支柱,这是平时他们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而参与修筑此桥的工匠们更是言之凿凿的认为他们在做工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轻松和顺畅过,整个过程中居然没有人受伤,这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以往不要说是造桥了,哪怕只是伐木都会有人因此而死亡。
而且与其他圣迹不同的是,这个圣迹并不是稍纵即逝的,在几年内,任何人想要去看,都能看到。
此时对列圣品还未有后世那样严苛的要求,既不需要在死者去世后五年才能提出,也不要求一定要罗马教会审核和钦定,而希拉克略的态度也更像是通报,而非请求允许,但无论如何,罗马教皇应当给一个回应才对。
像现在这样不理不睬,要么就是他已经奄奄一息,无力顾及外界的事物了;要么就是他依然对塞萨尔拒绝了和他侄女的婚事耿耿于怀,这就麻烦了。
塞萨尔成为塞浦路斯的领主后,希拉克略曾动用过他之前的关系,向罗马的红衣主教们送去了贿赂和允诺,只希望他们不要在此时落井下石。
他以为,只要能够坚持到亚历山大三世(这死死把着权位不肯滚蛋的魔鬼)去世之后,塞萨尔所遭遇的窘境便可迎刃而解。但现在看起来,亚历山大三世,可能卯足了劲要和他们过不去,他能够控制得住亚拉萨路以及周围地区的教士和修士,却很难控制得住那些跟随着法兰克、亚平宁地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领主们而来的教士,尤其是那些罗马人和热那亚人。
事实上,十字军立国之后,因为圣地所有的混乱局面,与苏丹,哈里发甚至埃米尔有往来甚至联盟的基督徒领主也并不在少数,有人能够借此大做文章还是年龄的问题。
如果现在的鲍德温已经有了阿马里克一世继位时候的岁数——三十多岁,哪怕是二十多岁呢?隐藏于黑暗中的反对声也不会那样响亮。
至于塞萨尔,他的学生与他的继承人,他所面对的恶意要比鲍德温多的多。不管怎么说,鲍德温是在圣十字堡中长大的,他从一落地,鲍德温二世就说过他将来会拥有亚拉萨路,与他一起长大的都是周边领地的继承人。
塞萨尔虽然也有着显贵的出身,但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他依然只是一个外来者,而且让希拉克略倍感为难的是,仿佛是命运捉弄,这孩子攀升的速度远比他要想象的快。
在阿马里克一世远征埃及之前,他都在想,只要能在鲍德温去世之前为塞萨尔谋求一块封地就行了,为此,他们还准备牺牲塞萨尔的婚事。
但现在,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