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提升自身的硬实力 (第3/3页)
都召集到一起开会。
在得知厂里拿下了6万台的外汇订单后,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都别高兴得太早,合同是签下了,可能不能保证质量,按时交付才是关键。”
厂里的产能所有人都清楚,就算是适应了四班三运转以后,最大产能也就能保证在5000到5700台之间。
海尔厂还要供应国内市场,总不能为了出口,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给放弃了。
这么大的供应量,以厂里目前的状况,确实有些难为人了。
“咋了?刚才不是还嗷嗷叫嘛!这咋一个个的又变成霜打的茄子了?”
李天明抬手敲了敲桌子。
“遇到困难,克服困难,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天满!按我说的,继续和利勃海尔集团联系!”
“是!”
“咱们厂的技术口,生产口也得发挥作用,努力提升产能,同志们,现在是我们海尔厂发展壮大,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时刻,咱们能不能做到立足国内,展望国际,就看这一哆嗦了!”
李天明没说啥大话空话,虽然糙,但说的都是大实话。
海尔厂组建之初,李天明就曾和厂里的所有人交过底。
厂子虽然是大集体的性质,但他可没打算只是小打小闹。
打造国际一流品牌。
上一世的海尔能做到,如今的海尔起点更高,要是达不成这个目标,李天明也真是白重生一遭了。
给厂里的中层干部们打了一通鸡血,李天明也深知光靠人们的积极性,就想将产能在短时间内提上去,肯定没可能。
还是得增强自身的硬实力。
散会后,天满也不管啥时差不时差的,第一时间给芬克打了电话。
电话里,芬克还是那一套说辞,集团需要评估什么的。
“一个星期,我只等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仍然得不到肯定的答复,我们也将重新评估和利勃海尔集团继续合作的可行性!”
呃?
听了翻译的话,芬克感觉脑子有点儿晕。
这强调,这措辞,咋感觉挺熟悉啊?
没等他做出回应,天满便示意翻译挂断了电话。
“哥,接下来怎么办?”
李天明想了想,说道:“联系海立格。”
海立格这些年靠着帮国内各大国企采购设备,赚得盆满钵盈,也该到了让他回报的时候了。
当然了,李天明的首选肯定还是利勃海尔集团,可如果德国人不识好歹的话,他也不介意将其踢出局。
但这也只能应急,关键……
还是得靠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