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太子从军记 (第2/3页)
此战,金国动员十五万大军,却只杀死了宋军几百人,这还是在追击金军时出现的伤亡,而宋军在借着堡寨防守反击时,借着李琳炮、神臂弓杀死了金国数千人。
战果上,肯定是宋军占便宜。
最重要的是,金国人少,大宋人多,大宋这边最不怕的就是换命了。
听了张俊的解释,赵寿越发地觉得赵俣高明,但他还有一个疑问:“那女真不来战呢?”
张俊笑道:“由不得他不来战。”
很快,赵寿就明白了,张俊这是什么意思。
击退了金军的第二日,仇悆就着手构筑通往辽东京城的防御工事,保护贯通辽东半岛到辽东京的路线。
同时,仇悆还组织修路通往以前辽军、金军驻军的地点。
前面路修好,后面就开始铺设铁轨,将大宋的堡寨直接推到金军的前沿阵地。
接着,宋军继续出战骚扰金军,短短一个多月,就与金军交战了四十多场,打得金军不厌其烦。
尤为让金军难受的是,宋军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兵力实际上并不多的金军来回奔走。
趁金军频繁被调动,种师道突然派大军突袭通往辰州的金国堡寨,夺取切断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的要道。
开战前,种师道就让人准备好筑城材料,要求其余各路佯攻,分散金军注意力。
趁着金军疲于应对宋军的骚扰阶段,宋军只用了二十二天,就控制了辰州前的有利地带,然后一举夺取了辰州城。
此城被赵俣为名为平金城,隐含消灭金朝之意。
夺取平金城后,仇悆亲自带领匠人和民夫加固此城。
平金城的竣工标志着一连串宋军攻击的开始。
由于金军的败退,不只辽东半岛的宋军,刘法率领的辽中京的宋军,也在向前修建堡寨和修路,吞食金国的疆土,并在金国境内构筑一系列的防御工事。
宋军的堡寨渐渐形成一道三角防线,严格限制了金军的行动,金军想要用其机动性对宋军各个击破,已经是痴心妄想。
平金城的矗立,如同一把楔入金国辽东腹地的钢钉,金国如果不拔掉这根钢钉,辽东半岛与大宋本土就会彻底连成一片。
果然!
平金城建好以后,宋军继续用“浅攻进筑”的策略,以千人为单位,组成数十支筑城小队,如蚕食桑叶般向金国纵深推进。
只要哪里的宋军取得战果,后方的工匠与民夫就以惊人的效率夯土垒石,往往几日之内便能筑起一座简易堡寨,作为下一步推进的据点。
这些堡寨星罗棋布,彼此间以新修的道路甚至是铁轨连接,既能快速输送粮草弹药,又能形成相互呼应的防御体系,如同在金国的土地上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金军自然不会坐视领土被步步蚕食。
完颜斜也再次亲率三万精锐,试图摧毁宋军最前沿的几座堡寨,撕开宋军防线的缺口。
然而,宋军已在平金城及后续构筑的核心堡寨中,修建了炮架,并布置了李琳炮,还准备了大量滚木礌石用以防御。
完颜斜也深知宋军的堡寨坚固,火炮锐利,若以寻常之法强攻,必遭重创。所以集汉人、高丽工匠、民夫数千,昼夜赶制洞子、鹅车、盾车之属。
——洞子以厚木为骨,外裹生牛皮,下装滚轮,可容十数人匍匐推进,直抵城下;鹅车高与城齐,轮大如盘,上设天桥,兵士可缘梯登车,越墙而入;盾车,顾名思义,就是防御力惊人、防御面积又大的战车。
三日后,金军鼓噪而进。先以洞子为前驱,三十余辆首尾相接,如黑鼋伏地,缓缓逼向大宋堡寨。
寨上宋军见状,也不慌乱,待洞子行至百步之内,守将一声令下,数十架投石机骤然发力,巨石呼啸着砸落,数辆洞子当即崩裂,木片与牛皮四溅。
同时,李琳炮轰轰作响,就瞄准金军的洞子打。
炮弹击中洞子,木皮崩碎,甚至就连洞子周遭都被炸得粉碎,泥土翻涌,尸骸狼藉。
只要洞子被击碎,隐藏在其中的金兵就会暴露出来。
寨墙之上立即箭如飞蝗,李琳铳“砰砰砰”排队射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