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4章:沈子珩喜得千金,宗藩代表陆续赴京 (第3/3页)
说话,就是止不住地笑着,显然开心极了。
……
就在这时,阿吉称宫内有内侍前来道喜。
沈念连忙快步走到前厅。
前厅内,有两个宦官,一个宦官是小万历派来的,为恭贺沈念喜得千金,送来了一块和田羊脂白玉材质、雕刻着“吉祥如意”的玉璋。
一个宦官是王皇后派来的,送来了一件用关外贡品玄狐皮缝制的婴儿襁褓。
两样礼品,皆价值不菲。
且送礼如此之神速,显然早就准备好了。
此乃诚意的体现。
沈念连忙谢恩。
接下来的两日,便是沈念全家团圆的幸福时刻。
……
很快,沈念得女,被帝后双赏的消息便传到了朝堂民间。
此等待遇,实乃当朝独一份。
官员勋贵们都甚是羡慕,但又不得不承认沈念担得起小万历对他的厚待。
与此同时。
那两名产婆因被沈念重赏,不断宣扬沈念得女后的兴奋,使得很多女子对沈念好感倍增。
……
又一日,入夜。
山西境内,一处驿站内。
一杆撰写着“庆”字的王旗,在院内马车上飘扬。
院内外站岗巡逻的兵卒,足足有三十多人。
后院二楼卧室内,一位身穿华服、约五十岁,身材中等偏胖的中年人,坐在桌前,面色阴沉,正在借烛光缓缓烧掉一封书信。
此人乃大明第八代庆王,庆端王朱倪爋。
其就藩于九边之一的宁夏镇,于嘉靖三十七年被封为世子、万历五年成为新庆王,家族子嗣甚多,因属于太祖一脉,甚喜排场,且脾气较为暴躁。
当他被确定为宗藩代表,赴京觐见之后,他便隐隐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自嘉靖初年始,朝廷对宗藩便一直都是以压制为主,万历新政以来,所有权贵阶层都是被剥削的。
朱倪爋虽路过山西,但受到地方监督,仍是不准与地方官与地方的宗藩私下联系。
不过,钱是万能的,他用钱还是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他刚才烧毁的那封书信,便详尽写明了朝廷令他们进京的缘由。
“限禄?对爵位世袭罔替进行限制?允许部分宗室自谋生计?这算是什么狗屁良策,真是当我们这些皇家宗藩好欺负,这个王锡爵,绝对不是个好东西!靠剥削我们朱家人来减少开支,真是大逆不道!”朱倪爋忍不住骂道。
王锡爵提出的三策,全都被写在书信之中。
在朱倪爋眼里,当下的朝廷已经亏待了他们。
这两年,宗藩的岁禄不但减少而且还不按时给,外加丈田之策,让他们成为了地方州府重点剥削的对象,手中的田地大幅度减少,眼看着已经入不敷出了。
若此三策再施行,他的子孙可能就要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底层农民了。
这是身体里流着朱元璋纯粹之血的朱倪爋不能接受的。
在他心里,大明两京十三省,唯有朱家人是主子,其他人全是奴才。
他陷入沉思之中。
此刻他与其他宗藩联系显然不可能。
有些宗藩为了自己,擅于出卖同宗,外加地方州府的监察官与厂卫也一直盯着他们,若被扣上有造反嫌疑的帽子,他可能就永居京师而不能回了。
“陛下定然是准备以王锡爵为刀,让我们被迫同意这三策,那本王便寻人先找王锡爵的错,让他在朝堂待不下去!”
“目前内阁还未表态,陛下也未表态,只要能在京师闹得凶一些,这三策定会被废弃,朱家皇室,怎能为民!”朱倪爋喃喃说道。
目前,许多官员勋贵对付厌恶的官员,最好的方式就是寻他们的过错。
或私德有失,或贪赃受贿,或暗中结党,或政务怠惰,或子侄犯错……
只要有钱,有人脉,认真扒一扒,总能扒出问题,即使扒不出,也能制造问题。
当即,朱倪爋拿出一张崭新的信纸,提笔蘸墨写了起来。
他虽居宁夏镇,但这些年来没少暗中向京师的一些人送礼,当下正是他需要对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