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1章:岁禄二百石!宗室:生的不是孩子,生的全是银子 (第3/3页)
辽东的半年军费了。
……
内阁值房。
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三大阁老聚在一起,桌子上放的正是海瑞与徐敬的联名奏疏。
殷正茂一脸兴奋,道:“终于有人敢将此事揭露出来了,不愧是海刚峰!”
申时行则微微皱眉。
“殷阁老,朝堂百官皆知宗室冒充名额,领取岁禄。之所以无人敢提,一方面是因朝廷近年来拨发的岁禄一直不足,另一方面是因宗室若闹起来,实在难以收场啊,他们在田亩上已经妥协了,如今将岁禄再减少,他们恐怕要闹事了!”
“哼!闹事又如何?一些宗室已空有其名,早就应变成民籍了!不然再让他们这样世世代代生下去,国库恐怕就要被他们吃干吃净了!”
张居正轻捋胡须。
“陛下应该清楚咱们的想法,但涉及宗室,我们作为臣子的,还是应考虑陛下的想法,不如此事就让陛下定夺吧!”
殷正茂与申时行都点了点头。
若小万历的决策与三人不符,群臣自会发言。
随即,张居正提笔,在票拟纸上写道:“此事涉及宗室,臣等不宜多言,请陛下三思后定夺。”
张居正的“三思”二字,用得极为巧妙,其实就是在提醒小万历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近午时,日讲之后。
文华殿内。
小万历看到了海瑞与山东道御史徐敬的联名奏疏,以及内阁的票拟。
他不由得眉头紧锁,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定夺。
嘉靖皇帝、穆宗皇帝,到小万历,其实对宗室都有所偏袒,愿意用国家之钱去养他们,毕竟这些人全都姓朱。
就在这时,英国公张溶在外求见。
张溶乃是靖难功臣的后裔,世袭公职,勋贵集团的代表,当下主要负责掌管左军都督府,另外还多次主持朝堂祭祀。
身居高位,但在朝堂的实权很小,不过小万历非常信任他。
“宣!”
少顷,英国公张溶大步走进文华殿。
见殿内只有一名内侍和起居注官王家屏,不由得拿出一份奏疏,道:“陛下,济南府一众宗室知晓被海佥事与山东道御史徐敬弹劾,特借由臣之手,呈递辩解奏疏。”
宗室呈递奏疏,不愿经由通政使司的情况下,可由一些资历高的官员转呈。
“呈上来吧!”
小万历打开这些宗藩的联名辩解奏疏,认真地阅读起来。
不多时,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宗藩们也是满肚子的委屈。
他们称朝廷禁止他们的子弟从事四业(士农工商),但近年来岁禄越来越少,外加配合朝廷的丈田之策,交出了大量的田地,一些宗藩外支的吃喝都难以维持,只能出此下策。
他们还称,海瑞举报的六百多人中,只有二百多人是假的,朝廷可以剥夺假冒者的爵位,但若将真正应得爵位的子弟剥夺爵位,他们的日子将更加辛苦。
他们觉得为大明朱家延续血脉没有错,他们觉得朝廷拨付的岁禄不足,又不让他们从事任何谋生的事务,他们只能寻找规则上的漏洞。
宗藩们道完委屈后,便从朱元璋的一系列政策开始,一个皇帝一个皇帝的讲述对待宗藩的政策,最后又尽道他们的祖先为大明江山所做的贡献,而今的朱家人即将饿死冻死街头。
字里行间,一把鼻涕一把泪,全是委屈,全是贫苦,全是无可奈何。
小万历看完后,扭脸看向英国公张溶。
“英国公,你觉得朕应该依照海佥院所请,将所有擅自成婚的宗藩子弟都剥夺爵位封号吗?”
英国公张溶犹豫了一下,拱手道:“陛下,供养宗藩乃我大明祖制,但当下已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臣以为要解决问题,而非一味地惩处宗藩,至于具体方式,臣还未曾想出,建议全朝群策群议解决此事。”
小万历缓了缓,道:“三日后的常朝,公议此事吧!”
小万历的语气里带着些许无奈。
他从心里还是想着善待宗藩,将此事轻罚的,不然无脸面对列祖列宗,但张居正票拟的“三思”二字,让他又不得不考虑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