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34章:俺答部特使遇害!礼部尚书潘晟:为了大明的脸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0234章:俺答部特使遇害!礼部尚书潘晟:为了大明的脸面 (第1/3页)

    腊月十二日,京师内的年味越来越浓。

    前来大明朝贡的国家、部落也都陆续抵达京师,被安排在相应的驿馆居住,学习朝贡之礼。

    相对于永乐年间,来大明朝贡的国家部落高达六十多个。

    当下来朝贡的只有不到十个国家与部落,皆是如朝鲜、琉球、暹罗等核心藩属国,外加北境、东北、西北的土司部落。

    其他外邦不是不想来,而是大明不让他们来,或不让他们一年一贡。

    所谓朝贡,即朝拜,进贡。

    但是,外邦进贡的物品太寒酸,大明赏赐的物品太贵重,价值能相差上百倍。

    外加大明施行海禁政策,对外交流甚少,以及路途遥远、外邦政权不稳定等原因。

    像日本,因倭乱,因嘉靖二年岛内两拨势力各遣使团来朝贡,直接在宁波市舶司发生武斗,被大明禁止朝贡。

    像中亚的一些陆路国家,基本上都是五年一贡、十年一贡,甚至不与大明接触。

    不过,能来朝贡的国家,都是对大明依赖性较强的国家。

    目前,大明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朝贡贸易。

    即先承认大明天朝上国的地位,成为大明的朝贡国,才有资格与大明进行贸易往来。

    而此种贸易的方式有三种。

    其一,回赐。

    即他们向大明朝贡,献出土特产,多为香料、象牙、珊瑚、珍珠、玛瑙等(数量稀少),而大明回赐他们大明的特产,多为茶叶、丝绸、酒水(量多质高)等。

    其二,会同馆交易。

    朝贡使团可将携带的进贡以外的商品,在会同馆,在礼部官员的监督下,进行售卖,交换商品。

    其三,勘合交易。

    大明会对朝贡国家分发勘合(朝贡证明),朝贡国家的商人可持勘合前往大明沿海的市舶司进行交易。

    第三种方式属于贡市合一,与北境的互市之策有些相似,此举使得海外的民间交易逐渐渗透进来。

    自隆庆之后,大明海禁松动,处于“时紧时松,时禁时弛”的状态。

    因此状态,大明的藩属国琉球、朝鲜,几乎成了大明对外贸易的中间商,年年获益颇丰。

    他们对大明,如同儿子对父亲一般忠诚。

    ……

    当日下午,沈念得到消息,蒙古俺答部落(即土默特部,后续一直称俺答部落)使团也来到了京师。

    带队者,乃是俺答的四女婿巴吉。

    俺答部落在这两年与大明的互市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故而他们比大明更渴望北境太平。

    同时俺答部落还不希望其他部落被大明封贡,特别是土蛮部落。

    为此,大明与土蛮部落发生战事时,俺答部落一直是为大明提供情报的。

    巴吉喜欢汉文化。

    据说刚满四十岁的他擅于写诗,熟读兵书,乃是俺答最信任的谋臣。

    若如往年一般的朝贡,他不会亲自来,他来自然是要与大明洽谈一些其他事宜。

    对此,大明的态度也非常友好。

    内阁阁臣殷正茂与礼部尚书潘晟亲自迎接,将巴吉以部落王子的规格对待,可谓给足了对方面子。

    ……

    腊月十四日,午后。

    身在翰林院侍讲学士厅的沈念突然接到通知,王锡爵召所有在馆的翰林官到前厅开会。

    自王锡爵主掌翰林院后,鲜少开会,他属于实干型官员,且要比申时行严厉得多。

    有翰林官犯错,他直接在院内就能骂起来。

    当下,因为他兼着礼部左侍郎,正是忙碌之时,此时召翰林官开会,必是有重要任务安排。

    约一刻钟后。

    翰林院的一众检讨、编修、修撰、侍讲、侍读学士们全都来到了前厅。

    王锡爵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得到内阁通知,明日一早,俺答部落主使巴吉将来翰林院参观一番,中午在翰林院吃罢午饭后才会离开!”

    “翰林院向来都是朝廷的门面,明日绝对不能让其看到不宜于展现我天朝上国形象的地方。”

    “我有两点要着重强调,其一,各厅胥吏务必要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书籍文书皆不可乱放,书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