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送军出征,一个都不能少 (第2/3页)
车鸣笛致敬,车主落下车窗,对着车队敬礼。
看那敬礼的姿势,应该是一名退伍老兵。
鸣笛声仿佛被感染,短短时间,连成一片喧嚣。
一辆又一辆车主打开车窗,下车,不顾雨水淋身,敬着不标准的军礼。
“加油啊!解放军同志!!”
“你们一定要安全回来,活着回来!!”
“请答应我,保护好自己。”
“解放军同志们,给灾区代好,我们会在外围接应,全国人民都站在他们身后,我们不会倒下。”
雨水混和着许许多多的声音,挤进车厢内,很多战士伸着脑袋望向外面,身体被打湿,却无任何寒意。
因热血在此刻沸腾。
野战突击。
士兵出击。
道路两旁,无数的车灯打开双闪,打开强光,大开璀璨之光,照亮野战部队前行。
为我善战之军。
为我受灾之民。
为那冰冷损失数字的背后,那名小女孩妈妈的绝望,开辟最宽敞的救援通道。
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停在路边,车主是一名年轻的小伙子,在1999年能开这车,家境绝对不差。
小伙子从后备箱拿出几条未拆封的香烟,瞅准其中一辆运输车,用力的丢向车厢。
副驾驶坐的应该是小伙子的对象,看到烟被丢进去,她自己也拿起几瓶酒水往车上丢。
吓的小伙子脸色都白了,急忙伸手拦住:“你傻啊,不是不能喝酒,这酒瓶子这么重,砸到人怎么办?”
另一辆小车上。
一名父亲怀中抱着小男孩,坐在后座,小男孩好奇的看着外面的车队。
“爸爸,军人叔叔这是要干什么啊?”
父亲笑着揉了揉儿子的脑袋,耐心道:“他们是要去救灾啊。”
“什么是救灾?”
“救灾.”中年父亲抬头想了想:“救灾就是跟你一样大的小朋友家没有了,需要军人叔叔帮忙,还有一部分小朋友生命受到威胁,需要军人叔叔去保护。”
“这样啊。”小男孩目光闪烁着,执着又有些担忧害怕的神色。
家怎么会没呢?
如果没有了家,爸爸妈妈呢?还有新衣服吗?还会有玩具吗?
“爸爸。”
小男孩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中年父亲听出了儿子害怕,他也有些后悔,不该说这些话,因为孩子还小。
但很快,他惊讶了。
因为怀里抱着的儿子,语气很坚定的说道:“爸爸,我们也去救灾好吗?”
“我也可以保护别的小朋友。”
男人沉默几秒,语重心长道:“孩子,我们去不了,因为军人叔叔为了保护我们,很多地方已经被围了,军人叔叔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你要想去,必须等长大了才行。”
“那我也要成为军人吗?”
“是的。”
“那好,等我长大,我也要变成一名军人,一名勇敢的军人。”
“好!”
类似的场景,不断的救援的半路上上演。
陈默一直都在对着地方车辆举手回礼,国家士气是无形的。
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才会显现。
至于平时,那一小部分杂音就是个屁,说自己国家这不行那不行的,恨不得换身皮,换个颜色。
发展必然会有阵痛。
众志成城的伟大,不是那些人能够真正了解。
大概又过去二十分钟。
交通部门的人员出现,嘟嘟嘟,车顶警报器闪烁红光,开始替示范营的车队开路。
有地方部门协助,前进速度快了不少。
距离灾区越近,消息也就越多。
通讯车载电台内,陈默安排人接入指挥频道,灾情实时信息,地区协防,现场对接,大量电报犹如雪花一般飞来,通过终端,转到全营几名主要干部的手中。
目前。
撤离人员进度缓慢,余震是没了,可暴雨却越来越大,预计的泄洪时间甚至会提前。
原本救援压力就挺大,这下更是压力骤增。
陈默半个身子靠着车门,目露担忧,有交通部门的人领路,他已经下令让全营的战士在车厢内休息。
保存体力。
因为这很可能是泄洪前,甚至是泄洪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后的休息机会了。
一旦队伍进入灾区,那就跟进入战场没有任何区别,连续作战也没办法避免。
越是前进,暴雨越是厉害。
巨大的水汽,让车厢内部都泛起一股强烈的潮湿,这个年代的车辆,密封性没那么好。
陈默乘坐的小车还好。
运输车顶端的帆布棚都被渗透,随便伸手一摸,就能抹下二两水。
灾难,可不会给士兵喘息的机会啊。
士官学院距离上级要求的地方实际只有一百多公里,可由于天气太过恶劣,等护送的交通人员离开后。
全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人生地不熟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沿途支援的很多单位都被临时抽调,过去加固大堤。
问题是,加固大堤并非简单的码沙袋,同时还需要打木桩或者钢筋桩,根据情况,需要几米到十几米一根不等,串联结成网,将沙袋固定起来。
只有这样,大堤才能牢固。
否则,只是简单的码沙袋,就会如同无根浮萍,一旦碰到那种每秒上万立方米的洪流,顷刻间就能被冲垮。
届时,可就真的是堤毁人亡了。
示范营刚刚抵达受灾区边缘,还没等组织救援,就接到通知,附近所有抵达救援的车辆,都要统一调拨给188师,用来运输材料。
前方的路,只能凭借双腿带着工具趟过去。
尽可能延迟泄洪时间,为撤离做好充足准备。
等他们来到188师后勤接收车辆的地区时,一名中校身上批着雨衣,正在焦急的张望,看样子,对方早就等待多时了。
陈默他们所在的地方,处于高阳下辖一个小镇的边缘,这里距离大堤有二十多公里。
镇上的居民已经全部转移。
同时,该镇被临时当做高阳大堤联合指挥部物资储存处。
镇子里面,柴油发电机轰隆隆作响,防水灯泡被雨点打的乱晃,数台装载机同时工作。
调度人员指挥着机械,将堆积成山的各种前线抗洪所需物料全部装车。
瞧见又有一队新的车队过来。
中校急忙打开手中的手电筒,晃动着打停车的信号。
陈默披上雨衣从车上下来,中校快步上前,双眼通红的打量一眼面前的少校。
军改前,军衔有些混乱,少校和中校有些时候不见得就一定是前者的级别低,低衔高配并不罕见。
188师的后勤中校看陈默年龄小,却带这么多人过来,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