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三百一十三章:你检举董卓串联许褚谋反? (第1/3页)
汉兴二年,三月十五日。
冀州魏郡,邺城,左将军府。
自奉旨清剿黑山贼,董卓便带着左将军府一众僚属前往冀州,与新任冀州刺史秦颉同行,进驻州治信都城。
作为新任冀州刺史,秦颉的任务便是安抚冀州的民心,令官民重拾对汉军的信任,并配合董卓的军事行动,保障大军的后勤辎重。
董卓本欲将左将军府设在信都城,但左将军府主簿王谦却进言,建议董卓另择他处开府。
信都固然是好地方,但与秦颉这位冀州刺史共居一地,难免要生龃龉。
董卓虽手持天子授予的节钺,有权在清剿黑山贼期间节制冀州自州刺史秦颉及以下所有官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搪塞和拒绝。
但有权节制,不代表这份权力必须使用。
任谁担任州刺史,也不会乐意旁人插手州务。
因此王谦建议董卓另择一地建府,若是有需要州中出力的事务,以书信形式与秦颉沟通即可,而不必以假节钺的左将军身份下令。
这既是为董卓避免与秦颉不睦的麻烦,更是向雒阳的天子表明,他并无总揽冀州军政之心。
董卓不愿意细思这些弯弯绕绕的政治问题,对于王谦的才能固然喜爱,却也没有信任到言听计从的地步。
不过董卓愿意对蔡邕言听计从,王谦的独子王粲又是蔡邕的关门弟子,那便没有了坑害他的理由。
而且蔡邕建议董卓在涉及政治方面以及人情世故上多请教王谦,那么董卓也愿意将王谦当作自己人来信任,采纳了他的建议。
秦颉曾在黄巾之乱后接替羊续担任南阳太守,并清剿了南阳郡的黄巾余孽与流寇,也非不知兵事的文官。
经由王谦从中递话,秦颉自然也明白其中深意。
若是董卓强行插手州中事务,以天子对董卓的信重,秦颉再是不满也奈他不得,但既然董卓向他示好,那他自然也要领受董卓的好意。
若说王谦的考量在于政治和人情世故,那么李儒这位左将军府长史的建议则是完全出于军事目的,建议董卓将左将军府安置在魏郡的邺城。
太行山的主通道是滏口陉,此陉亦是黑山贼主力尤其是那位黑山贼大渠帅张燕进出太行山区最便捷的路径,扼守此处便是掐住贼军的咽喉。
邺城距离滏口陉,不过40里,骑兵半日便可抵至滏口陉下。
而且富庶的邺城一带历来为黑山贼袭扰最重,是黑山贼主要的物资来源地,无论是劫掠所得还是从不怕死的商贾手中交易所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