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第3/3页)

,他通过铁船、石船、木船与铁块、石块、木块相比较的浮力实验,做出了判断。

    所谓,天下万物都活在气中,犹如鱼生活在水中,只不过气不能托举万物,而水能托举罢了。

    此番言语自然也就顺势引起了有关浮力的大讨论,但是还是有人迅速在邸报上驳斥,浮力确实是有的,不过这与万物下落乃是两个问题,无法互相证明。

    后续党怀英倒也坦荡承认了这一点,并且将研究方向转向到了浮力。

    山东中原河北士大夫近五个月的大讨论,除了思想有了大解放的趋势之外,还由于官办印刷厂造纸厂铅活字都快冒火星的缘故,极大促进了民间印刷厂的发展,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而有关引力的讨论到现在都没个结果,距离真相最近,也是被各个士大夫都认可的一个猜想乃是陈亮提出的。

    地面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时时刻刻拽着所有事物。

    至于这种力量有多大,是怎么产生的,还得由诸贤达共同实践以求真理了。

    在最近的一期邸报上,济南名儒林凡容已经开始由地面引力引申开来,对‘物体大小决定了下降速度快慢’的常识性结论产生了质疑,并且想要设计一个实验,邀请诸位贤达一起见证。

    这怎么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力学三大定律的验证中了?

    对此,全程当吃瓜群众的刘淮也只能感叹,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自己这个穿越者只是开了个头,搭建起了平台,那些在历史上蒙尘明珠几乎迫不及待的展示出了自己的光芒,哪里还用外来的月光作映照?

    想来也是,当日刘淮虽然信誓旦旦的跟辛弃疾说,时代是螺旋上升的。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完蛋了就是完蛋了,下落就是沉底了,没有再次复兴的可能。

    罗马又怎样?何等辉煌的文明,何等伟大的帝国,现在又在哪里?

    他们的文明难道真的犹如大理石建造的斗兽场那般坚固了吗?

    只有华夏文明,乃是真正的生生不息,才是真正的螺旋上升。

    而这些组成华夏文明的一个个人,才是最为值得可敬可畏的。

    区区穿越者,哪怕做出了一些事业,在如此雄健的人民面前,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感时伤怀思绪万千许久之后,刘淮还是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协助。

    首先,节度府准备新发邸报《格物报》,旬日一到两期,专门用来讨论格物问题。

    此外,就是给予有新发现的官民赏赐、爵位、名望,可谓应有尽有。

    尤其是那些士大夫,干脆从官面上将其定性为大儒,让他们名扬天下。

    最后,也就是在济南府划出一块近千亩的依山傍水的土地,成立科学院了。

    一想到无数足以名垂青史的理论发现将会在这座科学院中产生,刘淮就不由觉得豪气顿生。

    大丈夫做事不就如此吗?论万世而不论一时!

    直到开幕仪式结束时,刘淮的心情还是兴高采烈的,当着随着一名军使将陆游南下的消息带来后,刘淮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垮了下来。

    “毕大郎,带着五十骑,随我一起来!”刘淮冷着脸下达了命令,随后对何伯求扯出一丝笑容:“何长史,还请你来维持局面。”

    说罢,刘淮将手中文书递给一头雾水的何伯求,随后立即上马离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