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9章 芝加哥打字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19章 芝加哥打字机 (第2/3页)

美莉卡对伊战争死亡4504人,对阿战争死亡2384人,而芝加哥在这16年里有7916人“战死”,远超两场战争的总和。

    在这些战死者中就有很多人死于‘芝加哥打字机’的枪下。

    ‘芝加哥打字机’就是汤姆森冲锋枪。

    早在一战时期,小德子家就有了第一款冲锋枪。

    当时,是以堑壕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在敌人都在使用栓动式步枪的时候,冲锋枪简直是对他们的降维打击。

    这个发明让协约国的士兵们吃足了苦头,以至于后来协约国在《凡尔赛条约》中,明令禁止小德子生产军用冲锋枪。

    1914年11月,阿美莉卡陆军军械部轻武器处处长约翰T汤普森准将退役,他担任了阿美莉卡雷明顿军火公司总工程师。

    于是,汤姆逊冲锋枪应运而生。

    到了二战时,汤姆逊冲锋枪的设计已经成熟,并在太平洋战场和空降部队中,为士兵提供了可靠的近距离火力支援。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一是重量大。

    二战时的普通步枪都在3-4公斤左右,比如三八大盖重3.95公斤,李·恩菲尔德4公斤,莫辛纳甘3.9公斤。

    而汤姆逊冲锋枪满弹夹时重量超过了5公斤。

    二是枪管过长,十分不便于丛林作战。

    三是弹药补给困难。它的射速实在太快了,按下扳机,1分钟不到一个满弹夹就空了。

    于是汤姆逊冲锋枪很快被美军抛弃,后来,自动步枪才成为了主流。

    但是,汤姆逊冲锋枪的缺点在城市小规模巷战时就不明显了。

    20世纪20年代,当时阿美莉卡大搞“禁酒运动”,到处走私的匪徒们,看中了被军队抛弃的汤姆逊冲锋枪。

    因为它火力猛、射速高、便携性好,一度成为匪徒的标配。芝加哥匪徒最先使用此枪大杀四方。

    这种冲锋枪拆下弹鼓和木托后,可以方便地藏进小提琴盒子里,匪徒们干脆给它取名为“芝加哥小提琴”。

    又因为它连射时发出“哒哒哒”有节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