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云之路 46、环保风波(四) (第3/3页)
市场快速上涨是早晚的事情。不少开发商已经闻风而动,在江宁跑马圈地,就是江宁一些原来不是做房地产的老板,比如原来做汽车呀、摩托车呀、什么做医药的做机械也开始纷纷成立房地产公司,进军房地产了。”
“不瞒你说,我就为我们集团前期就在离你们厂几公里远的地方拿了一块五百多亩的地,花了两个多亿,准备将来建一个商业中心并附带开发一些住宅,那个地方现在还这么荒凉,怎么建商业中心,很多人可能都看不懂,因为不管规划也好,还是未来发展也好,那里早晚会发展起来的,我们建商业中心,以我们集团在商业领域的带动能力,又会反过来带动这个区域的人气。所以龙区长也很欢迎我们,给了我们很多优惠政策。但是我们为什么现在拿地,很简单,如果将来这个区域发展起来我们再考虑进入的话,可能根本无地可拿,即使有,那就不是几十万一亩的问题,而是几百万一亩了。”
几百万一亩,这是我无法想象的价格,从来没有人这么给我分析过江宁房地产的市场,听端木午阳这么一说,我完全相信他说的征收村民的土地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就像端木午阳说的,如果土地价格真的大幅上涨的话,对厂里肯定是个好事,也能解决环保的隐患,村民通过拆迁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但我心里明白,这个方案要说服石厂长接受,可以说是千难万难。石厂长一向把成本看得比命还重要,要征收这片土地,花出去的成本可不是一点小钱,虽说未来土地有增值的潜力,但短期可能是没有效益的,花这么大成本,短期没有效益,这不要了他的命吗。
我仔细想了想,即使再难,我也得跟石厂长汇报这个思路,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呢,我也要争取一下。然而这世界上没有这么多意外的惊喜,跟石厂长汇报后,他想都没有想就回绝了,连我事先准备好的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分析都没有机会说出来,甚至连需要征用多少土地,需要多少资金石厂长都没有听一下。
虽在意料之中,但我还是觉得有一些遗憾。不过石厂长同意提高部分捐助资金标准,对损失较大的,可以提高到2000元,对得了肺癌的捐助金额可以提高到3000元,算是略微有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