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5章 宗庙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05章 宗庙之争 (第2/3页)

决曹时,都会有意筛选青壮罪囚,或免死充军,或适当改判充军数年,以持续向敢死兵增补缺额。

    现在六千敢死兵的编制内,有太多的胡虏勇健。

    这些人哪怕充为敢死兵,也算是半步踏入了大司马幕府所辖各军的晋升体系,自然引发了一些人的警惕。

    想要降低这类隐患,就要想办法往敢死兵序列中塞汉地罪囚,稀释诸胡勇健的比例。

    此刻,赵基看着相关的卷宗,更感头疼。

    于是扭头去看随行的太师府书吏温恢:“各地争我宗庙,该当如何?”

    为了保障政治稳定,赵基并没有改大司马幕府为太师府,只是征辟了温恢为太师府书吏,是目前唯一的太师府府吏。

    温恢坐在下首等待开饭,闻言想了想,就说:“诸县三老、士民所争者,名也,利也。而晋阳虽系州治,却是小城,经太师祖孙扩建才有今日之盛。今晋阳吏民男女,皆随太傅、太师有功之家也,岂可无视?”

    赵基闻言点着头,温恢作为太师府唯一的府吏,自然是有他的妙用。

    这几年温恢孝期刚结束后,就被征辟为并州牧主簿,并不时在晋阳龙城大学研读,颇受青年士人推崇,大有成为并州名士的势头。

    为了避免他成为影响一州的后起之秀,赵彦提前下手征温恢太原计吏,并举为今年的太原孝廉。

    赵基在平阳聚集大军时,各郡计吏奔赴平阳,赵基又征辟温恢为太师府书吏。

    说是书吏,实际上干的是半个主簿的事情,协助幕府主簿诸葛瑾处理、经手公文。

    说话间高阳龙带人端来晚饭,亲兵上餐后退出,高阳龙盘腿坐在赵基另一侧,也端起他的餐盘,抓筷子时说:“公上,听说常茂入营了?”

    “嗯,他在南岸新田营,怎么你想去找他?”

    赵基说话间夹起凉拌黄瓜送嘴里,又看向温恢:“明日你持我令箭,去告诫晓瑜诸县三老。告诉他们,晋阳乃我赵氏龙兴之祖地,宗庙、社稷宜立在此处。若放任不管,士民争斗乃无谓死伤;再者等太原各军南下时,也会参与争夺。”

    现在的晋阳户籍里,如温恢所言,实际上没有几个老晋阳土著,绝大多数都是跟随赵彦、赵基的功勋之士家庭。

    真等河东、平阳人的小动作传过去,晋阳那些伤残退役的老兵组团南下时,真能不管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