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自有天命 (第3/3页)
周围几个军吏也是跟着拱手应答,他们并不喜欢朝廷来的人。
这些人一个个眼高于顶,还趾高气扬的。
若不是这些使者是沿着驰道、驿馆一站站走来的,他们都想借马贼、鲜卑残兵之手惩处这些人。
守津尉拱手还礼目送部属离去,马蹄声远去后,他才走出码头低矮护墙,眺望数里外的使者团队。
驻望片刻,这位守津尉嘬了片刻牙花子,朝地上吐出一口牙血浓郁的口水。
说来可笑,陈群这支朝廷正式使者团队之前,已经有一些朝中自以为大佬的门生故吏借公干之名来五原,其中自然不缺索贿的。
除了索贿的,还有其他要拿驽马置换驿馆、关津优良公马的;还有企图逼迫沿途官吏为他们搜集胡姬少女的。
他还听同僚谈起,据说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癖好的,让他也是眼界大开。
比起朝廷使者带来的封赏,现在驿馆、关津系统更怕朝廷使者带来疾病。
其他鲜卑人、匈奴人、羌人或其他杂胡,都已经适应了迁徙。
这次大规模迁徙是在冬季,环境虽然艰苦,可普遍没有什么水土病或别的迅烈疫疾。
而冬日积雪渐渐消融,随着朝廷各方使者陆续抵达,也带来了各种烈性水土病。
很多使者,长途赶路本就体弱,进入五原地区后,住到各种改建的亭驿馆舍内,往往很快就会患有水土病。
对于这些人,各地亭驿处理办法也简单,就是就地隔绝,提供麦饼和热水,生死交给上天。
至于药材之类……自开战以来,药材储备一直很紧张。
秋冬季节,你可以炮制、加工药材,可无法采集、种植药材。
宝贵的药材,怎么能给这些朝廷的栋梁使用?
这些朝廷使者,想必自有天命护持,何须药材救护?
就是陈群这种身份来头很大的朝廷使者死在这位关津尉面前,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他的升迁、考核,取决于大司马幕府,而非朝廷,也非汝颖人,或其他名士、大姓。
别说一个陈群,就是十个类似陈群的使者一起患病,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更别说拿药材就救护这些人。
当然了,如果这些使者的随员识趣,愿意拿钱买药,这也不是不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