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四章 金山矿贪腐案,军职调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四章 金山矿贪腐案,军职调任 (第2/3页)

   很快,几名汉子走进帐内,为首之人名叫葛从戎,年约二十五六,身材精瘦,眼神锐利,一身黄色棉甲上沾着雪粒,却难掩周身的干练。

    与他一起到来的,除了亲兵队,就是即将接任副千户的将领和几名都尉。

    “末将葛从戎,拜见霍万户。”

    葛从戎等人,对着霍武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他与霍武同属第一镇,此前在军中见过几次,只是不太熟悉,但也不用特意介绍。

    霍武还礼道:“葛千户不必多礼,坐吧。”

    “来人,上热茶。”

    待葛从戎等人落座,捧着热茶暖手时,霍武开门见山:“大都护府的军令,我已收到。”

    “明日起,我便启程前往兴庆府,接任第四镇第十二万户府的副万户。”

    “只是原本那个职位是张二狗的,现在他去了哪里?”霍武好奇问道。

    葛从容干笑一声道:“张万户在克夷门之战中斩获战功,已升任第一镇第二万户府的万户。”

    “而原第二万户秦春生大人,转任东海巡抚,主管东海民政。”

    张二狗是九堡十八寨的汉民,与霍武是老熟人了,相互之间自然不必忌讳。

    不过葛从容的资历要差一些,所以只会称呼张二狗的大名,张武威。

    这还是凉州之战的时候,李骁亲自给张二狗改的名字。

    “秦万户转业了?”霍武有些意外。

    毕竟秦春生也才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是大都护的亲舅舅,更是北疆的元老级将领,怎么会突然转业了?

    霍武有些不理解,他虽然改了汉名,成了汉人,但脑子还是属于乃蛮人的。

    理解不了汉文化中的隐晦政治。

    秦春生转业为民官,显然是为秦家下一代铺路。

    只有他退出六镇军职,秦家下一代的顶梁柱、李骁的表哥秦雄,才能顺利上位。

    如今秦雄已是副万户,只需再立些战功,便能接过秦春生的担子成为万户,让秦家继续在北疆军中保有话语权。

    而这,也是大势所趋。

    最先走出这一步的是罗平,他退出六镇,才有了罗猛的出头。

    如今秦家也跟上了,日后赵家、九猛安家这些元老家族,想必也会陆续让老一辈退下,给年轻人腾位置。

    “秦万户的身体还好,只是漠北那边刚刚迁移了不少百姓,急需老成稳重之人前去坐镇。”葛从戎道。

    霍武深以为然:“秦万户当得起东海巡抚。”

    随后又问道:“兴庆府那边的战事如何?我听闻大都护已拿下兴庆府,正准备彻底覆灭西夏?”

    语气中带着几分向往,身为军人,谁不想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搏一个万世前程?

    只是此次东征,李骁留下了第八万户驻守金山,让霍武颇为郁闷。

    不过好在,大都护终究还是没有忘记他。

    丈还没有打完,调他去第四镇,还是有不少的立功机会呢。

    只是有些舍不得第八千户的兄弟们,甚至就连他的家眷也都会留在这里。

    “兴庆府已在我军掌控之中,西夏残余势力退守西平府,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葛从戎笑道:“末将此次能升职,便是因在兴庆府之战中,侥幸立了些功劳。”

    随即又说起了漠北及西夏的一些战事过程,听的霍武很是高兴。

    “好!”

    霍武赞了一声:“葛千户年轻有为,第八千户交在你手中,我也放心。”

    两人又聊了些军中事务,从金山一带的防务,到千户内部的兵卒构成,霍武知无不言,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一一告知葛从戎。

    第二日一早,雪势渐小。

    第八千户的副千户冯二胜,以及另外三名百户,早早便来到中军帐。

    他们早已接到大都护府的命令,对人事调动的安排心知肚明。

    大都护府派来的官吏则是捧着明黄的敕命诏书,手持象征千户权力的虎符,在众人的注视下,高声宣读了人事任免令。

    葛从戎正式接任第八千户千户。

    霍武调任第四镇第十二万户府副万户,张乙同样平调成为副千户。

    诏书宣读完毕,官吏将虎符交给葛从戎,又核对了信物,补足了所有程序。

    只是葛从戎此次上任,并未像霍武那样兼任副万户。

    霍武的副万户之职,是靠多年战功与资历挣来的,葛从戎虽有兴庆府之战的功劳,却仍差了些火候,还需再历练些时日。

    交接程序结束后,霍武简单收拾了行装,带着一队亲兵和几名心腹,与张乙一同踏上前往兴庆府的路途。

    而葛从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收拢第八千户的权力。

    第八千户麾下共有五个百户,他自己兼任一个百户,同行而来的新任副千户李宝强也兼任一个百户。

    剩下的三个百户中,两名是原霍尔麻部出身,一名是敦煌汉民出身。

    很快,葛从戎便顺利掌控了第八千户府的权力。

    ……

    金山煤矿,天色放晴,暴雪停歇,寒风却依旧像刀子般刮过矿区。

    矿奴们在矿兵的皮鞭驱赶下,哆哆嗦嗦地走出窝棚。

    他们大多是当初乃蛮部贵族、克烈部贵族,还有阴山之战中被俘的王廷士兵。

    昔日的身份早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沉重的枷锁与无尽的劳作。

    露天煤矿的煤层被严寒冻得邦邦硬,矿兵们将一批特制的工具扔在矿奴面前。

    短柄的铁镐只有半尺长,镐头钝得几乎磨不出寒光。

    木铲的手柄被锯得只剩两尺,勉强能铲起碎煤,却绝无可能当作武器挥舞。

    “动作快点,挖不够五十斤,今日便别想吃饭。”矿兵头目挥舞着皮鞭,厉声呵斥。

    矿奴们不敢怠慢,弯腰拿起工具,对着冻硬的煤层狠狠砸下去。

    每日都有矿奴因体力不支、冻伤或饥饿倒下,人数渐渐减少,但很快又有新的漠北贵族俘虏被押来补充,矿区的劳作从未停歇。

    而管事吴老六,此刻正待在温暖的帐篷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和白面馒头,啜着小酒,听着心腹汇报。

    “大人,这半个月矿区共挖煤二百五十万斤,上缴二百万斤,剩下的五十万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