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370章 男追女不少见,女倒贴追男,其人必有“霸道” (第1/3页)
章武六年,夏末。
洛阳皇宫,崇德殿。
晨曦初露,金銮殿上已列满文武百官。
刘备端坐皇位,冕旒垂珠后的目光扫过群臣,不怒自威。
“诸卿可有本奏?”
声音浑厚,回荡殿中。
短暂的寂静后,羊衜手持玉笏出列,躬身道:
“……臣有本奏。”
“闻朝廷意欲伐吴,臣以为不可。”
杜畿随即跟上:
“……臣附议。”
“如今天下初定,民生未复。”
“大动干戈,恐伤国本。”
一时间,七八位文臣纷纷出列反对。
刘备面色不改,手指轻叩案椅扶手,目光却飘向武将行列。
只见关羽丹凤眼微睁,红脸膛上闪过一丝不耐。
张飞虎须戟张,似要发作。
赵云虽神色平静,但已跃跃欲试。
“陛下!”
关羽终于跨步出列,声如洪钟,“孙吴据江东久矣,若不早图,必为后患!”
“臣请出兵,直取建业!”
张飞紧随其后,声震殿瓦:
“兄……陛下!”
“俺老张愿率精兵三万,定将那碧眼儿生擒来献!”
赵云亦拱手道:
“陛下,天下一统在即,岂可半途而废?”
“臣虽不才,愿为汉室效死力。”
三员虎将同时请命,朝堂为之一静。
刘备目光微转,瞥见李翊立于文官首位。
神色淡然,不发一言。
这位首相向来善于审时度势,此刻显然不愿卷入争端。
因为李翊虽然也支持伐吴,但他却清楚,以关张赵三员虎将在朝中的极高威望。
有他们出面,伐吴之事已是板上钉钉,他此刻根本没必要站出来得罪人。
羊衜等人见关张赵齐出,气势已馁三分。
杜畿仍硬着头皮谏道:
“三位将军忠勇可嘉,然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杜公此言差矣!”
关羽冷声打断,“孙氏割据江东,不服王化,岂非‘不得已’之时?”
张飞更是不耐烦地说道:
“此乃书生之见!”
“当年若非俺哥哥手提三尺剑,安有今日之大汉?”
“今天下尚未靖平,尔等便担心自己的身后之事,实在令人失望!”
张飞性子直,把实话说了出来。
朝中顿时有不少人,被戳中了痛点,面色大变。
“张……张将军,你、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俺喷你什么了?你们不就是怕伐吴之后,又会生出一些新贵,顶替你们的位置吗!”
“俺老张尚且看得明白,难道你们的托辞还能瞒过天下人吗!”
眼看争论愈演愈烈,刘备终于抬手:
“诸卿且住,听朕一言。”
殿内顿时肃静。
刘备缓缓起身,冕旒珠玉轻响。
“伐吴之事,是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如今,朕意已决,诸公不必再议。”
短短几个字,却掷地有声。
羊衜等人面色灰败,却不敢再言。
刘备目光转向太史慈:
“子义,卿掌兵部,伐吴筹备事宜,由卿总揽。”
“待内阁拟定方略之后,再报朕来定夺。”
太史慈持笏出列,躬身答:
“臣领旨。”
朝会散去,百官鱼贯而出。
刘琰拉住羊衜衣袖,低声道:
“羊兄,情况不太对啊。”
“前几日,陛下明明对伐吴之事兴致不高。”
“如今态度突变,必是关张赵三人私下里入宫,密谈所致!”
羊衜眉头皱起,捻须沉吟道:
“三将功高,陛下素来倚重。”
“若他们联名请战,也不怪陛下态度转变。”
众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肯定是几个权臣私下里逼宫,才让刘备转变伐吴态度的。
“不行!”
刘琰咬咬牙,“伐吴若成,必多新贵。”
“届时我等在朝中地位……”
话未说完,但众人都已明其意。
荀谌主动提议道:
“不如联名求见陛下,再做劝谏如何?”
众人称善,遂联袂前往后宫。
此时刘备正在清凉殿批阅奏章。
宦侍轻声禀报:
“陛下,刘琰、羊衜等十余位大人求见。”
刘备眉梢微挑,搁下笔毫:
“宣。”
殿门开处,只见刘琰等人鱼贯而入。
未及行礼,已齐刷刷跪倒在地,哭声顿起。
“陛下!伐吴之事还请三思啊!”
羊衜以额触地,磕头如捣。
“兵戈一起,苍生受累,我大汉乃是新朝,不宜大动干戈啊!”
“陛下!”
刘琰涕泪纵横,“河南之民方经屠戮,民生未复,兼之北方报旱,百姓苦不堪言。”
“若又起兵事,只恐连累天下苍生又致水火。”
一时间,殿内哭声四起,众臣摆出一副为国为民、大义凛然的模样。
刘备静观片刻,微微一笑,竟起身走出殿门。
在院中石墩上随意坐下,对众人道:
“诸卿且来,此处凉爽。”
众臣面面相觑,只得拭泪跟出,跪坐在刘备周围。
“诸卿与朕相识多少年了?”
刘备忽然问道,语气轻松如老友闲谈。
众人一怔,或有人答道:
“臣……臣自建安初年追随陛下,已二十有三载矣。”
“二十三年呐……”
刘备仰首望天,似在追忆。
“朕从一个卖履舍郎,到今日万民之主。”
“便是当年起兵时,又何曾想过能有今日?”
众人默然。
刘备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难关还少吗?什么困苦没有挺过去?”
他屈指数来:
“朕在高唐县,几死于盗贼之手。”
“在郯县,险些被曹军生擒。”
“打袁术、灭袁绍,与曹孟德中原逐鹿,大小数十战。”
“那时是何等艰难,诸卿可曾畏缩?”
刘琰等人低头不语。
“如今孙吴偏安一隅,天下一统在即,诸卿怎反倒畏难不前了?”
刘备语气转沉,“朕已年近六旬,不知还能有几载春秋。”
“诸卿难道……就不能再为朕最后拼这一回么?”
说到此处,刘备声音微颤,眼中竟泛起泪光。
这泪半是真性情,半是帝王心术。
羊衜最先触动,伏地泣道:
“陛下……臣糊涂啊!”
刘琰亦泪流满面:
“臣等鼠目寸光,险些误了陛下大业!”
其余大臣也都对视一眼,旋即纷纷哭倒在刘备跟前认错。
一时间,众臣纷纷叩首,自责不已。
他们当中有的是真心被刘备说动,有的则是已经敏锐意识到。
刘备这个态度显然是已经下定决心,不可能再更改了。
他们了解这位老皇帝的脾气了。
人家都摆出魅魔姿态,打感情牌了。
众人怎么着也都给他哭一个。
不然在职场干了这么多年,不是白干了么?
刘备拭去眼角泪水,亲手扶起羊衜等大臣。
“诸卿忠心,朕岂不知?”
“只是昨晚高祖皇帝向朕托梦,希望朕能够早日伐吴。”
“朕岂敢违背祖宗意愿?”
众人闻得此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面面相觑。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力!”
刘备见此,欣慰点头、
“有诸卿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随即话锋一转,“伐吴在即,朝中事务繁杂,还需诸卿多多费心。”
众人再拜而退。
待他们走远,刘备面上感伤之色渐褪,恢复帝王威严。
……
夕阳西下,李翊的马车缓缓停在相府门前。
管家早已恭候多时,见主人归来,忙上前搀扶。
“夫人何在?”
李翊整了整朝服,随口问道。
管家躬身答道:
“回相爷,夫人在东阁已有多时,吩咐不许打扰。”
李翊眉头微挑。
袁莹那妮子几乎每日在他下朝归府之时,必亲至门前相迎。
今日这般反常,倒教人生奇。
“备茶。”
李翊吩咐一声,便向东阁行去。
穿过几重院落,来至东阁门前。
李翊摆手示意侍婢噤声,轻轻推门而入。
阁内熏香袅袅,袁莹背对门口跪坐案前,正全神贯注地翻阅一堆烫金拜帖。
竟未察觉有人进来。
李翊悄步上前,忽从后环住夫人纤腰。
“啊呀!”
袁莹惊得险些打翻茶盏,回首见是夫君,顿时粉面含嗔。
“你这人!吓煞妾身了!”
李翊轻笑,顺势在她身旁坐下,柔声问道:
“夫人看什么东西这般入神?连为夫归来都不知晓。”
袁莹娇嗔地瞪他一眼,随即又软软倚入丈夫怀中,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