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真正高明的国家博弈,是花钱流别人的血 (第3/3页)
懿这老狐狸,竟不上钩!”
正昂的手段极为老练,不仅安抚了夷人,还暗中拉拢了益州郡的汉人豪族。
无形的削弱着雍闿的影响力。
如今,南中各族渐渐安定,雍闿的野心眼看就要落空。
就在这时,一名仆人恭敬地奉上一个精致的食盒。
“家主,这是新到的珍品,请您品尝。”
雍闿不耐烦地掀开盖子,只见里面盛满了晶莹如雪的白糖。
颗粒细腻,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光。
他从未见过如此纯净的糖品,不由得一愣,捏起一小撮放入口中。
“好甜!”他惊讶道,“这是何物?”
仆人恭敬地回答:
“此物名为‘霜糖’,据说是交州刺史诸葛亮所创。”
“如今蜀地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商队开始往南中贩运。”
诸葛亮……
雍闿心念一动,眼中精光骤闪,立刻追问:
“负责售卖此糖的人是谁?”
仆人摇头道:
“小人不知,只听说是个交州来的商人。”
雍闿沉思片刻,突然冷笑一声,对左右说道:
“去查!一定要找到这个卖糖的人!”
左右人不解其意,纷纷问:
“家主为何对一介商贾如此在意?”
雍闿眯起眼睛,缓缓道:
“能在短短时间内将糖品倾销至蜀地,甚至渗透到南中,此人绝非普通商贩。”
“背后必有官府支持!”
“那么支持他的官府,自然是发明此霜糖的诸葛亮了。”
“而能得诸葛亮的委派,负责如此重要商贸的人,必是他的心腹!”
他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找到他,我们就能和诸葛亮搭上线!”
数日后,雍闿的手下终于找到了负责糖品贸易的交州使者——张紘。
张紘,字子纲。
现在诸葛亮麾下担任交州从事,专门负责商贸与外交。
他奉诸葛亮之命,以商队为掩护,倾销糖品。
此外,还专门提到,如果可以,就尽量暗中联络蜀地与南中的反魏势力。
当雍闿的使者找到他时,张紘并未躲避,而是坦然接受了邀请。
“雍氏乃南中大族,若能得其相助,对使君的大业大有裨益。”
张紘心中盘算着,随即整理衣冠,前往雍府赴约。
雍闿亲自在府门外迎接,笑容满面:
“久闻张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张紘微微一笑,拱手道:
“雍公客气了,在下不过一介商贾,何敢当此厚待?”
雍闿大笑:
“先生何必自谦?能得诸葛使君委以重任,岂是寻常人物?”
由于诸葛亮有着治交州的赫赫政绩,所以他的名声也渐渐传播开来。
身在蜀南的雍闿自然也是略闻一二。
随后,雍闿邀张紘入府。
府邸内,烛火摇曳。
张紘端坐席间,细细品味着南中特有的苦茶,神色淡然。
雍闿则满面笑容,亲自为他斟满一杯蜜酒,道:
“先生远道而来,某无以为敬。”
“唯有薄酒一杯,聊表心意。”
张紘微微一笑,举杯轻啜,道:
“雍公盛情,紘感激不尽。”
雍闿目光闪烁,试探问道:
“听闻先生本是徐州名士,如何到了交州?”
张紘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沉痛,缓缓道:
“昔日曹操兵加徐州,屠戮百姓。”
“紘不得已,举家南迁,背井离乡。”
雍闿闻言,心中暗喜。
又故作愤慨,拍案道:
“曹贼残暴,天下共愤!”
“先生与曹氏,可谓是血海深仇!”
张紘点头,叹息道:
“正是。”
雍闿大喜,连忙道:
“实不相瞒,某祖上乃汉朝什邡侯雍齿。”
“世受汉恩,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曹丕早晚篡汉,某又岂能助曹贼篡逆?”
“故闿早有报效汉室之心,只恨力有不逮耳!”
张紘心中冷笑,雍闿此人野心勃勃,分明是想借汉室之名割据自立。
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佯作感动之状,拱手道:
“雍公忠义,令人钦佩!”
雍闿见张紘信以为真,心中暗喜,便继续道:
“某本想借夷人之手,挑起益州之乱,再举兵响应汉室。”
“奈何司马懿老奸巨猾,竟派正昂安抚夷人,使某计划落空。”
张紘淡淡一笑,道:
“夷人虽勇,却无谋略,如何斗得过司马懿?”
“雍公若指望他们成事,未免太过天真。”
雍闿皱眉,沉声问:
“那依先生之见,某当如何?”
张紘目光深邃,缓缓道:
“夷人需要的,是一个英明之主。”
“能统率他们,方能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雍闿一愣,随即指着自己,道:
“先生是说……某?”
张紘点头,道:“正是。”
雍闿沉默片刻,叹息道:
“某虽有此心,但时机未到啊。”
张紘冷笑一声,道:
“大丈夫行事,岂能优柔寡断?”
“若雍公如此畏首畏尾,不如趁早归顺曹魏,安心做个良民!”
雍闿被这一激,顿时面色涨红,拍案而起,道:
“先生此言差矣!某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张紘淡然道:“那雍公还在等什么?”
雍闿咬牙,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低声道:
“先生以为,某若起兵,胜算几何?”
张紘微微一笑,道:
“以雍公在益州郡的势力,杀太守、举反旗,易如反掌。”
“夷人受魏官欺压已久,一旦雍公振臂一呼,必然应者云集。”
“而南中地势险峻,魏军难以久持。”
“雍公割据在此,响应汉室,岂非覆手之功乎?”
雍闿听罢,眼中燃起野心的火焰,猛地握住张紘的手,激动道:
“先生之言,真令某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某愿听从先生之计!”
张紘含笑点头,道:
“雍公忠义,朝廷必不相负。”
“某会即刻修书给诸葛使君,请他支援雍公粮草军械。”
“至于大义名分,此非诸葛使君能决。”
“须待上奏朝廷后,才有分晓。”
“不过雍公尽管放心,朝廷必会赐下诏命,以正雍公之名。”
言外之意,张紘不仅会写信给诸葛亮让他支援雍闿钱粮。
还会上奏洛阳朝廷,给雍闿一个名分。
雍闿大喜,连连称谢。
张紘又道:“在此期间,某会暂留此地,助雍公谋划。”
雍闿闻言,更是喜出望外,当即拉着张紘的手,道:
“先生真乃某之知己!从今往后,某与先生同食同寝,共谋大业!”
如果说此前张紘还有挑唆的嫌疑。
可当他愿意留下来帮助自己后,雍闿便打消了全部的疑虑。
坚信张紘是真心实意要帮助自己“造反”,这真是喜从天降啊!
自此,雍闿与张紘形影不离。
出则同舆,食则同席,寝则同榻,俨然一对忘年之交。
而暗地里,张紘已悄然遣心腹送信回交州,只待诸葛亮的回复。
……
苍梧郡,这里夜晚湿热难耐。
刺史府内烛火通明。
诸葛亮手持羽扇,案前摊开张紘的密信,眉宇间不见丝毫倦意。
“好一个雍闿。”
他轻笑一声,羽扇在信笺上点了点,“倒是个会借势的。”
侍立一旁的蒋琬忍不住道:
“使君,此人狼子野心,不过是想借我大汉之名行割据之实罢了。”
“公琰啊。”
诸葛亮抬眸,扇尖轻抵下颌,“你可知南中地势?”
蒋琬一怔,随即答道:
“群山环绕,瘴气弥漫,汉军难入。”
“不错。”
诸葛亮起身走向悬挂的地图,“雍闿若反,曹魏必派兵镇压。”
“南中险恶,魏军每多驻一日,便多耗一分国力。”
羽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
“司马懿费尽心机,在蜀地发展,增长国家实力。”
“若南中成了他的一块流血不止的伤口,你说这于我国是有益还是有害?”
蒋琬眼睛一亮,微一拱手,连道下官明白了。
“本月交州白糖获利几何?”
诸葛亮话锋一转问道。
“约合三万斛粮饷。”
诸葛亮颔首,羽扇轻点:
“取两百石白糖赠给雍闿,再配甲胄百副、战马五十、生猪六十头。”
见蒋琬面露疑惑,他解释道:
“白糖可作军资贸易,生猪能解夷人肉食之需——”
“要让南中各族知道,跟着雍闿有肉吃。”
侍从领命而去。
诸葛亮铺开绢帛,提笔蘸墨:
“另需奏明陛下此事才行。”
诸葛亮力劝刘备下诏支持雍闿在南中掀起反叛。
真正高明的国家博弈,其实是花钱流别人的血。
南中蛮人悍勇无匹,加上那里恶劣的气候。
足够魏军喝一壶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