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庞贝 (第2/3页)
提供充足的养分。
除此之外,
火山灰也可以用于建筑。
加水混合一下,就可以轻松浇筑出一栋房屋。
这让庞贝本地和外来的富贵之人,都喜爱登山望远,住在全新的房子里,就地采摘新鲜的葡萄享用。
当赵申带着他的弟子们过了尼亚波利斯,来到风景胜地庞贝的时候,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旅游景点。
年老却仍旧有力的传道者登上山,然后便皱起了眉头。
耶哥儿询问长者原因,
老人便为耶哥儿进行了一场关于地理知识的教导——
有赖于鬼神对于天地山川的掌握,
这让奉行天道的道士们,对于天文地理,拥有了远超于常人的研究。
虽说由于西秦太平道的武运昌隆,让其在这方面的学识,有些落后于中原、新夏的道友们。
可一方面,
他们只是比不上同道而已。
另一方面,
太平道凭借着鬼神威能,是可以交流不少东西的。
新夏的道士武德不足,但因此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种理论和实验上,写下一本又一本的格物著作,启迪人心中的蒙昧,让凡人的肉眼,能够更好的看清楚自己生存的,那存在于阳光下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模样。
对此,
西秦同道常常表示:
“这是你的智慧结晶?”
“好!”
“等会给我寄过来!”
“顺便给我塞点宝石,我拿去换钱用。”
是故,
赵申能够知晓脚下的火山,并不像它表现的那样平静。
当然,
这也跟那时正巧从火山口跳出来,一身焦黑,嘴里喊着“烫烫烫”的鸽子有些关系。
现如今,
老人去世多年,臂能跑马,力能扛鼎的耶哥儿,也逐渐感受到了岁月的侵蚀。
年少的孩子变成了面容柔和,令人亲近信赖,仿佛有圣光笼罩其身的老者,
但他对维苏威这个活力十足的火山,仍抱有深刻的印象。
当地震的消息传到他耳中时,耶哥儿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山要炸!”
也许隔几天,
也许隔几年,
但它绝对会炸的。
“可斯特拉波并不认为这座火山还活着。”奥古斯都饮下美酒,仍旧否决着大贤良师的话语。
斯特拉波,
是希腊人的后代,出生于西秦治下的北地郡。
长大后,他跟随父母移居到了罗马,并凭借学识获得了罗马公民的身份。
受到出生地文化的影响,斯特拉波专注于对历史的编写,是罗马成立专门的史官后,担任这个职位的学者之一。
而在史学之外,斯特拉波对于地理的知识,也十分丰富。
他认为地理会影响一地的民情风俗,是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分析许多事情来龙去脉的重要因素。
这对罗马帝国围绕地中海的统治,做出了不少贡献。
因为疆域受到海洋的隔绝,罗马作为文明来说,又属于后起之秀。
所以其治下的族群和文明,实在是多种多样。
斯特拉波绕着地中海走了一圈,从地理的角度,记述了各个行省的历史,让罗马城中的统治者,能够从更完善的角度,去管理当地的民众。
他因此受到奥古斯都的嘉奖,成为了罗马著名的学者。
而当这位贤人来到庞贝,登上维苏威火山之时,曾以自己的经验,断言这是一座已经失去生命的火山。
它绝无喷发的可能!
“何况,您知道附近的居民对我的渴盼有多么浓郁吗?”
地震必然会带来灾害,
而灾害的平息,除了需要时间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
在受到诸夏的灌输后,
历代奥古斯都曾为集权做出过自己的努力。
首任君主屋大维所设想的“神圣家族”,也一路传承到了作为现任奥古斯都的阿莱克修斯身上。
踩在祖先的肩膀上,加上阿莱克修斯并非愚钝无能之人,
他手中的权力已然到达了新的高峰。
元老院是他光辉下的酒杯,只为取悦奥古斯都而存在;
近卫军是他手中紧握的权杖,只因君主的征服而挥动。
相对应的,
国家以为命脉的税收,也被太阳熔铸到他手中。
不经过奥古斯都的准许,
修整受灾之地所用的钱币,不可能从国库中流出一枚。
这使得庞贝、尼亚波利斯等地官员请求拨款的请求,在奥古斯都的桌案上,摆放了一封又一封。
他们信誓旦旦的说:
“只要把城市修缮,一切都会比先前更美好!”
地震不会影响罗马的昌盛,
就像他们头顶上的阳光,永远明媚照人。
结果,
竟然有人对着正盘算着要用多少钱的奥古斯都说,“修了也没用,过段时间炸了都会浪费,不如选址修建新城,将民众迁移出去”的话?
要不是太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