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愚蠢的错误还是可怕的圈套 (第2/3页)
三道:“掖县?掖县是个好地方啊。朱桥的羊汤、麻渠的大糖、东海神庙的掖乌龙,还有漫山遍野的金矿。”
赵知县笑道:“嗯。掖县是个大县,又是莱州府的治所。名为平调,实为高升。我很知足。”
“我寻思在离京赴任前把孩子们的婚事办了。”
林十三当即答应:“好。我看婚事一切从简,除了叫几个自家亲戚,不要惊动官场同僚。”
赵知县附和:“如此甚好。”
二人正说着话,孙越腆着个大肚子,挪动着肥硕的身躯走了进来:“师父,赵姻伯。”
赵知县朝着孙越一拱手:“孙副千户。”
孙越还礼,欲言又止。
赵知县知趣儿的说:“你们有公事,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林十三连忙起身相送:“晚间去我府上。我刚得了一壶杏花村的陈年汾酒。”
赵知县走后,林十三问:“又出什么事儿了?”
孙越道:“师父,咱们的耳目探到消息。小阁老徐璠正在私下串联言官,准备弹劾吏部的杨老部堂。”
“他们已经私下商定,打头阵的是户科给事中胡应嘉。此事咱们要不要透给邵大侠?”
十多年前,林十三是严党和陆炳之间的传话筒。
今非昔比,林十三已成为了锦衣卫中的大人物。他也有了专门的传话筒——邵大侠,他经常通过邵大侠与高拱互通消息。
林十三先应了一声:“好。”
孙越刚要转身离开去找邵大侠,林十三却叫住了他:“且慢。”
孙越问:“师父,怎么了?”
林十三道:“我怎么感觉不对,似乎闻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孙越自作聪明:“咳,这不是泰山姑子身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嘛!”
“杨老部堂是支持开海的,徐党是反对开海的。徐党妄图通过胡应嘉的弹劾,整垮杨老部堂,达到固守海禁祖制的目的。”
林十三摇摇头:“这谁都清楚。我说的不是这个。”
“胖徒儿,我问你,主持京察的是哪两个衙门?”
孙越答:“咳,这谁不晓得。自然是吏部和都察院。”
林十三又道:“胡应嘉是六科廊言官。六科廊言官隶属于哪个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