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圣人…悔否? (第3/3页)
兵前,自己对着长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头,那时他就知道,此去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只是没想到,败得这么快,这么惨。
安禄山的营帐里,烛火跳动着。
哥舒翰瘫在地上,听着叛军将领汇报战果:“崔将军已率军拿下潼关,斩首三万,俘虏五万,缴获粮草……”
那些数字像针一样扎进他的耳朵。
他突然用尽全身力气,从喉咙里挤出几个模糊的字:“圣人……悔否?”
安禄山闻言大笑,笑声震得帐顶的灰尘簌簌落下:“他?他现在怕是正忙着收拾金银细软,准备往蜀地跑呢!”
哥舒翰的头歪向一边,浑浊的眼睛里滚出两行泪来。
他想起年轻时在长安,玄宗曾拍着他的背说:“有哥舒在,西境无忧。”
可如今,西境的狼烟烧到了长安门口,他这个“无忧”的保障,却成了阶下囚。
铁车碾过灵宝谷的尸体时发出的声响,民夫们临死前的哭喊,王思礼最后那个决绝的眼神……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盘旋,最终都变成了一个声音:是我害了他们,是我害了潼关。
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亲兵冲进来说:“大燕皇帝(安禄山已称帝),崔将军奏报,长安方向火光冲天,似乎……”
安禄山猛地站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看来,李隆基是真的跑了!”
他转头看向地上的哥舒翰,踢了踢他的腿,“听见了吗?你的皇帝跑了,留你这个老头子在这里替他挡刀。”
“你说,你这一辈子,值吗?”
哥舒翰没有回答,只是喉咙里的“嗬嗬”声越来越响,像破旧的风箱在拉扯。
他的左眼死死盯着帐外,仿佛能穿透潼关的城墙,看到长安城的方向。
那里曾有他少年时的梦,中年时的荣耀,老年时的归宿。
可现在,那座承载了大唐百年繁华的城,大概也要像他一样,落入叛军手中了。
夕阳透过营帐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哥舒翰的头彻底歪倒在一边,嘴角还挂着未干的涎水,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曾经让吐蕃闻风丧胆的“哥舒夜带刀”,终究没能带起拯救大唐的最后一把刀。
灵宝谷的血,潼关城的砖,还有他这个中风的老头子,都成了这场荒唐战争里,最沉重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