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6章 烬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36章 烬日 (第3/3页)

  这一夜,翠微宫的灯火直到黎明才熄灭。

    烛火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李承乾跌宕起伏的一生。

    而终南山巅,新的朝阳正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向大地,为这位逝去的帝王送行,也为大唐的未来带来新的希望。

    第二天,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含风殿时,胡不归和李镇涛匆匆赶来。

    他们推开殿门,映入眼帘的是李承乾躺在床榻上的身影。

    他翘着二郎腿,两只手枕着头,眼角似有泪痕,但嘴角却带着笑意,一如少年时洒脱的模样。

    那一刻,两人只觉得天旋地转,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他们怎么也无法相信,陛下,如今已永远地离开了。

    两人当即痛哭流涕,哭声在含风殿内回荡。

    乾武二十年秋,李承乾驾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中,享年四十五岁。

    当王灿急匆匆的将李镇涛带进书房时,李治正在批阅奏折。

    听到这个消息,李治手中的笔“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眼眶瞬间通红。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李镇涛,声音中带着颤抖。

    “李将军,皇兄驾崩了吗?这次,有没有可能皇兄假死了?”

    在他的心中,始终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还期待着有一天,皇兄能够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像小时候那样,摸摸他的头,给他讲那些有趣的故事,在他遇到困难时,为他遮风挡雨。

    可看着李镇涛悲痛欲绝的样子,李治整个人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知道了,辛苦了,李将军。”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声音低沉地说道。

    李镇涛拱了拱手,声音哽咽:“王爷,陛下让末将给你写的信。”

    李治颤抖着接过信件,只见那信纸满满三大张,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不少字迹都是歪歪扭扭,让人难以辨认。

    李治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可能皇兄在大限之时,身体的虚弱已经让他连笔都握不稳了,可即便如此,皇兄还是坚持写完了这封信,将自己的心血期望都倾注其中。

    他强忍着泪水,认真的看着信件。

    许多句子重叠在了一起,他看不清,但他却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字。

    他逐字逐句地辨认着,仿佛这样就能离皇兄更近一些。

    越到后面,字迹越是糊涂,可他却仿佛能感受到皇兄在书写时的艰难。

    终于,他看到了最后一句话,写得格外清晰,离得也比较远。

    李治看懂了。

    “吾之毕生,虽未竟全功,然星火已种,燎原可期。”

    看到这句话,李治只觉得浑身发麻。

    恍惚间,他仿佛看见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天子,正穿过二十年光阴,与此刻印象中那羸弱的帝王身影渐渐重叠。

    他对对皇兄那虚弱的印象,又变回了当年,他还是个孩子时,皇兄一身红衣,提兵入京,天下英雄无不臣服于皇兄之下的飒爽英姿。

    那时的皇兄,是那么的耀眼。

    “皇兄啊!”

    “大哥啊”

    李治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大哭起来。

    他将信笺紧紧地贴在胸口,以为这样就能留住皇兄的气息。

    李治抚过那些带着体温的字迹,突然想起乾武三年年上元夜。

    那时他骑在李承乾肩头看灯市,漫天烟花落在皇兄的红衣上,少年天子意气风发的笑声惊起满城灯火。

    如今烛火已熄,唯余这一纸遗愿,在晨光中微微发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