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章 财政收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0章 财政收入 (第3/3页)

雅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本来的意思是以进为退,现在大楚虽然对外征战不断,可是内部毕竟稳定,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百姓的日子不仅渐渐稳定了下来,而且过的也不错。这么一来,奢靡之风渐起,同时由于织锦这些东西“国营”的关系,若明若暗的出现了一些的事件,虽然对百姓的祸害力度比较小,可不要忘了,这是因为帝国刚刚建立,艰苦朴素的精神还没丢,皇帝对反腐倡廉还算比较重视。可是,要是长期这样下去,一定会人为地制造出一些大官商出来,对天下百姓也好,对皇权稳定也好,那绝对是有害的。拓跋恒作为监察部门的领导,对于这方面的报告他是看得多,听得多,心里面思考了许久。

    拓跋恒也知道废除官府对织锦、茶叶的管制很难,毕竟每年楚国从这个面获利不少,可是,不废除的话,对大楚以后的发展更是有百害无一利的。看看大唐朝,看看大汉朝,哪有这么严格的经济管理措施啊。统一定价,统一收购,对一个村子、一个县城来说,可能是有好处的,可是对整个国家都这么干,拓跋恒从心里都觉得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是,他明白这事儿阻力大,所以一直都在等着,知道听说了湘王在作生意,才把这事儿提了出来。

    拓跋恒作为马云的老师,对皇室内部的事情也猜了个七七八八。马云对几个叔叔不待见,那是肯定的,因为这几个人在九年前还是冤家对头。可是,要说现在马云对他们恨之入骨,或者极为提防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这几个人都没有那个能力了。而且,因为前几年对他们看得比较严格,现在的马云心里说不定还有一些愧疚,马希萼做生意的事儿,马云估计不会反对。

    果然,马云知道马希萼做生意的事儿,只是笑了笑,还为他大开绿灯。这就更让拓跋恒放心了。要知道,马希萼做的生意,不是贩卖粮食,不是卖麻布,也不是卖酒卖肉,不是卖一些大楚朝廷不管的生意,他做的事大买卖,贩卖金银首饰、名人字画、名贵针织品,这些东西倒到手价格都唰唰往翻。这些东西虽然获利大,可大楚却没有管,原因是因为这里面有个手工费的问题,不好定价。可是,拓跋恒却的就是个理由,三言两语就把这金银珠宝和丝绸、茶叶联系在了一起,他的目的就是要朝廷放开对丝绸、茶叶的管理,减少贪污的机会。

    拓跋恒设计先夸大后果,然后提出让朝廷统一管理,他心里很清楚,不管是皇帝,还是赵普、范质这些人心里其实都明白,统一管理没什么好处,自己提出来这么一个意见,而且还是扩大化的意见,这些人肯定会反对,然后,慢慢把他们引导到课以重税,通过赋税来控制奢侈品的道路来。可没想到,不知道徐仲雅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反而就坡下驴,奏请马云同意拓跋恒的建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