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萧县大捷 (第3/3页)
土城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可就算郭崇的心里有点想不通。但是这土山堆到萧县城墙边,意味着是什么,他是完全清楚的,这意味着,萧县高大的城墙,一下子失去了作用。萧县一定要救。不救萧县,中原危矣。
郭崇迫于无奈,只好被动出击,率领军队去救援萧县。不过虽然是化主动为被动,他的心里却并不怎么担心。因为,楚国围攻萧县的军队并不多,这让准备救援的郭崇心里也安心了不少。作为楚、周边境的统兵大帅,他对楚国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楚国走的是精兵的道路,军队战斗力很强,可是军队总体数量还没有大周的人马众多。从东边的海州到西边的邓州,楚军在淮河一线的军队不过十数万人马,比之大周人马要少一些。另外,五六年前,他曾经跟随者皇帝郭威南下,和楚军在邓州交过手,楚军的军事实力不弱,可也不比周兵强到那里去。最后,郭崇作为边防大将,他自然参加了多次对楚国的军事施压行动,他对于周、楚之间的形势,认识的也算清楚,他觉得现在楚国和大周一样,虽然视对方为死地,可自己内部都是矛盾重重,眼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重大的战争的。
于是,郭崇安安心心的带领着宋州八万大军,从宋州城出发,准备去萧县巡逻一圈,让楚军知难而退。可惜,他完全没有想到,这次楚国竟然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和大周真真正正的掰一下手腕子。在萧县城外的土山初具规模之后,马云就秘密命令东线行营总管朱元将淮南的军队除了在寿州留下10000人马之外,全部调到了萧县附近。
郭崇取道砀山,准备赶赴萧县增援。可是,刚刚过了砀山县,在汴河之边、磨山脚下,中了楚军埋伏。八万大军战死、被俘了五万余人,就连郭崇也在战场丢了性命。楚国在东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大兵压境之下,宋州不战而降,马云亲自率领万大军直逼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