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使南唐(6) (第2/3页)
汝主楚王殿下,安好?”李景道。
“我王身体甚好。”赵普回道。
“寡人听说,楚国现在局势破窘,可是真的?”
“是真的。”赵普毫不掩饰的说道。
赵普的坦诚让李景楞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儿方才说道:“贵国眼下局势如何呀?”
“缺钱、缺粮。”
“楚王,准备如何打算啊?”
“我王准备借款。”
李景叹了口气,说道:“我大唐现在处境也颇为艰难啊,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赵普笑道:“唐王误会了,我王不是想向大唐借款,而是向岭南刘氏相借。”
李景一愣,狐疑的说道:“岭南刘氏?听闻贵国和岭南向来有仇,他们肯借吗?”
“呵呵,我大楚精兵数十万,他不肯,打到他肯为止。”赵普笑着说道,他态度之自然,语气之轻松,让人觉得这岭南就是大楚自己家的后院一样。
李景呆了一下,扫了眼站立在一旁的冯延巳、周宗,心里话:丫的,这楚国也太黑了吧。
他沉默了半晌,方才问道:“不知楚王何时借粮啊?”
“最早今年秋收,最晚明年初春。”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呢?”李景问道。
“秋收之时,岭南有粮。初春时节,大楚无粮。如是而已。”
李景沉默了,周宗忍不住说道:“赵大人,你不是说楚王殿下要休兵养民的吗?怎么今天又变成了向岭南借粮呢?”
赵普拱手道:“周大人与民休养的政策,不仅在下十分佩服,就是我王也是十分欣赏的。不过,对我大楚来说,时机尚嫌不够。我大楚横跨荆楚,而大唐地兼淮南江表。若我大楚守邓襄一线,贵国守淮河之南,中原虽有百万兵,已不能小视我江南。可是,如果中原举兵南下,而岭南挥师北进,相互夹击,总是孙武复生,恐怕也不能胜了。故此,我王方才借粮与岭南。”
“照你这么说,借粮只是借口了。楚国无非是想要吞并岭南嘛。”周宗怒道,他感觉自己被这小子给买了。
“不错,只有平定了岭南,没有了后顾之忧,我王才会休兵养民,以观天下。”赵普说道,“故此,周宗周大人的建议,虽好,却不适合当前的形势。昔日,武王姬行仁义,而诸侯咸服;而春秋时,陈国行仁义,则惨遭灭国。无非是形势不同罢了。比如,阁下带着黄金,走山林小道,遇到劫匪,你能用仁义道德,来感化劫匪放过你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王爱民如子,非是想打仗,而是以戈止戈罢了。”
赵普侃侃而谈。不过这话,说得太无耻,周宗气的是手脚颤,嘴歪眼斜,而李景则是震惊这么不要脸的话,能被赵普脸不红,气不喘,面带笑容的说出来,至于冯延巳,他瞄了一眼李景,站出来,责怪道:“赵大人这话说错了吧。你可记得去年,唐楚之间可是有过协议的,是我们两国平分岭南,听阁下这话,却明显是想一个人独吞。。。哼哼。。。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赵普敛容说道:“我王一言九鼎,岂能反悔。不过,我们讨伐岭南的时间,很可能就定在明年的初春时节。到时候,贵我两国一同出兵就是。这个没有一点问题,我们还是以贺江和郁江为界。”
现在才6月份,拖到明年初春,也就是明年的三月份,楚国或许没关系,我大唐能不能平稳的拖到那个时候呢?李景心里犯了嘀咕。
周宗看李景的样子,心里暗叫糟糕,这皇帝陛下,不会又动了心吧。他站出来,正要说话。那边赵普说道:“哦,唐王殿下,微臣此来金陵,我王专门请画师画了一幅合家欢,呈于唐王。”说着,他冲殿外挥了挥手,一个小黄门,捧着一卷画幅走了进来,双手呈给了黄浩。黄浩接过,在李景的示意下,在御桌上展开:画卷远处是碧波荡漾的一个小湖,湖上有九曲折桥,近处是一个典雅的水榭,上面画着三个人,明乐公主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一个孩童,楚王站在她的身后,双手自然的看在明乐公主的肩上,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