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6章 汉军出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36章 汉军出塞 (第3/3页)

表情只是略微纠结,最后还是决定以自己部落为主,沉着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去办吧!”遥辇钦德松开了手,目送自己弟弟离开了牙帐。

    在他走后,遥辇钦德将目光看向了敌辇常坐的位置,冷笑道:“敌辇,我看你怎么死……”

    “驾!驾!驾……”

    在木叶山的常议结束后不久,各部头人纷纷返回本部,并按照往年的路线向彻彻儿山撤退。

    在此期间,各部加大了南边和东边的塘骑,而遥辇怀德也派人伪装成了迭剌部的塘骑,故意被汉军追击并投降了汉军。

    他被汉军的塘骑带往了柳城,斛斯光也通过他得知了契丹举部北迁,并掌握了迭剌部北迁的路线。

    “带他下去,多放塘骑来确定这些消息是否属实。”

    柳城衙门内,斛斯光吩咐着左右将这投降的“迭剌部”降兵押了下去,在他们离开后,他才皱眉道:

    “契丹有降兵倒不出奇,只是契丹才开始撤退就有降兵南下,这不正常。”

    李可举闻言也是点了点头:“末将家族世代与契丹、奚部交战,这些契丹和奚部的胡虏都担心背叛后被杀,除了在大军溃逃时会投降,其它时候鲜少有还没开打就投降的情况。”

    斛斯金闻言看向自己阿耶,忍不住问道:“那我们是否要将这消息告诉朔方郡王,是否出兵?”

    斛斯光起身来回渡步,思虑片刻后才对众将道:

    “先派塘骑看看契丹人是否要走这条路线撤军,如果真的走这条路线撤军,我们便出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哪怕这是埋伏,只要我军阵脚不乱,也能坚持到安都督来援!”

    话音落下,他目光看向马懿:“汝先率五千马步兵押运五十门轻炮往饶乐水上游赶去,某率骑兵与马步兵三日后出发,最快第五日就能追到上汝等。”

    “末将领命!”马懿恭敬作揖,随后接下鱼符,领兵牵引火炮出发饶乐水上游。

    两日后,随着前方塘骑开始有消息回禀,迭剌部沿着饶乐水撤往彻彻儿山的情况已经属实。

    斛斯光得知情况后不再耽搁,迅速派遣快马告知安破胡契丹北撤的消息,同时点齐柳城在驻的马步精骑,赶往饶乐水上游设伏。

    正在燕山之中打探契丹动向的安破胡在得知消息后,也当即率军分兵开始追击契丹各部。

    在这样的局面下,契丹各部则是按照每年北上放牧的路线撤军,而迭剌部则是选择沿着饶乐水北上。

    从迭剌部的驻地到渡过辽水,整个路程足有三百里,而北迁不比行军,因此迭剌部撤退的速度并不快,每日不过三十余里。

    “按照眼下的速度,最起码还有七天才能渡过辽水,然后再走十天就能抵达彻彻儿山。”

    “不过北边室韦的狗崽子也饿了一整个冬季,恐怕会南下和我们为敌,需要小心些。”

    二月下旬,敌辇在马背上对耶律阿保机讲述着部落北迁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北迁后对室韦部的防范。

    此时的他们在饶乐水西岸休整,部落中两万多骑在马背上的男人充当护卫队,其中三千余人穿着铁札甲,手里持着长矛与弓箭,警惕看向四周。

    尽管他们的装备十分简陋,但这已经是契丹八部中最强的一支军队了。

    如果不是迭剌部掌握了冶铁的技术,他们恐怕也拉不出如此之多的披甲骑兵。

    “阿鲁,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耶律阿保机扫视着一望无垠的草原,此时野草才刚刚开始冒头,四周十分荒凉。

    六万多迭剌部的牧民正在驱赶着数十万牛羊北上,这些牛羊所过之处,那些刚刚冒头的野草便被啃食殆尽,使得草原更为荒凉。

    “这不是你第一次跟着部落迁徙了,恐怕是太紧张了,放松些。”

    敌辇并未在意耶律阿保机的这番话,毕竟现在部落人心惶惶,许多人都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契丹人已经近百年没有被汉人逼得北迁了,族人们会如此慌乱也不奇怪。

    作为部落的头人,敌辇却需要时刻保持沉稳,这样才能带着族人北迁彻彻儿山,占据一块不错的草场。

    “汉军放出那么多塘骑,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北迁吗?”

    耶律阿保机询问着自家阿鲁,而敌辇则是笑道:

    “所以我没有让族人们拆毁营地,并加派了对营州的塘骑,以此来迷惑汉军的塘骑。”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在敌辇的安抚下,耶律阿保机只能强压下了自己心中的不安,继续与族人沿着饶乐水北上。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沿途果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耶律阿保机也渐渐放松下来。

    他的这番表现,令敌辇十分高兴,毕竟现在的耶律阿保机才十二岁。

    自己在十二岁时,表现得恐怕还不如他,他日后肯定能带领迭剌部走向强大。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迭剌部的数万人也正在不断北上。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从清晨走到了正午,休息片刻后又继续向北行军。

    族人们已经适应了北迁路上的生活,队伍中出现了不少谈笑声。

    只是他们说说笑笑的声音并没有维持太久,当远方传来刺耳的鸣镝声后,整个部落的笑声戛然而止。

    “哔哔——”

    “把车结成圈子,老人孩子在圈里,男人上马,准备和我北上!”

    刺耳的鸣镝声在响起的同时,敌辇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安排。

    述鲁与撒剌的、耶律阿保机三人先后策马靠近了敌辇,述鲁勒马道:“肯定是大汉让室韦南下阻断我们的退路!”

    “不!不对!”敌辇脸色微变,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北方扬起的大片烟尘。

    “他们离我们很近!准备列阵!!”

    敌辇抖动马缰,他身后的两万部落男丁纷纷策马赶来,他们以三千披甲的精骑打头,后方都是穿着披甲乃至兽皮的普通男丁。

    两万余人的规模乌泱成片,可此时的他们却感觉心快跳到了嗓子眼。

    他们刚刚结好阵,北方的扬尘便越来越清晰,沉闷密集的马蹄声宛若大山压来,逼得人喘不过气。

    “来了!!”

    撒剌的拔高声音,但见北方乌泱泱的骑兵冲上矮丘,宛若浪潮般从矮丘成片涌下。

    哪怕距离遥远,但常年与室韦打交道的敌辇还是感觉到了不同。

    他只觉得气血冲上脑门,连忙回头指挥道:“老人孩子绕道撤往彻彻儿山,男人留下断后,不要管牧群!”

    在他的咆哮声中,还未用马车结阵的老弱妇孺们纷纷涌出圈子,寻了马匹便开始往西边疾驰逃去。

    北方的敌人越来越近,马蹄声越来越沉闷,光从数量来看,两军相差不多,可是质量……

    “是汉军!”

    “呜呜呜……”

    当红底黑字的“大汉”旌旗在松漠草原猎猎作响,上万汉军精骑也在追逐着迭剌部外围的塘骑,朝着这两万余迭剌部男丁冲杀而来。

    汉军的突然出现,令此处的迭剌部男丁们感到血液冰凉,但他们却不敢后撤,因为他们的家人正在带着部落的希望撤退。

    “阿鲁!有人出卖了我们!!”

    耶律阿保机疾驰冲了过来,脸上表情愤怒不已,但敌辇却更为愤怒:

    “你怎么在这里?快跟着部落的老弱妇孺撤退!!”

    敌辇不怕自己战死此处,反正他和汉军交战了这么多年,活了这么多年,他早就活够本了。

    但是耶律阿保机不能死在这里,迭剌部还需要他带领才能恢复元气,才能为他们报仇。

    “我不走!我是迭剌部的勇士!”

    耶律阿保机取出他的弓箭,虽然只有十二岁,却已经能使用五斗骑弓。

    “我以夷离堇的身份命令你,带着部落的希望活下去,为我们报仇!”

    敌辇强硬命令,可耶律阿保机根本没有撤退的意思,见状他深吸了口气,对身后的精骑吩咐道:

    “你们带着他离开,护送他和部落的希望撤往彻彻儿山!”

    “是!!”

    精骑应下,连忙冲上来拽住耶律阿保机手中的缰绳,不顾耶律阿保机的挣扎,直接拽着他脱离了战场。

    赶走了耶律阿保机,敌辇深吸口气看向正前方朝他们冲来的汉军骑兵,手中长枪举起。

    “他们只有万余人,我们比他们的人数更多,忒里蹇会庇护他的子民,青牛白马会给予我们力量……杀!!”

    瞬息间,两万余迭剌部的男丁开始发起冲锋,而汉军见他们非但没有撤退,反而朝他们进攻,顿时也加快了本阵的马速。

    “放!”

    “轰轰轰——”

    当雷鸣般的炮声作响,迭剌部的军马纷纷开始惊慌混乱,远处的矮丘上也顿时硝烟升腾。

    “砰!!”

    “额啊……”

    “嘶鸣!”

    五十门轻炮打出的五斤炮弹划过长空,在迭剌部冲锋的路上狠狠落下,瞬息间砸死十余名契丹骑兵,余下炮弹则化作跳弹,重创了更多的迭剌部骑兵。

    汉军的军马早已进行过炮声的脱敏训练,此刻宛若锋利的利剑,狠狠刺向了迭剌部那混乱的阵型。

    “报效大汉,便在今朝!!”

    马懿、李可举、斛斯金、斛斯律等将领在左右精骑护卫下率军冲锋,狠狠撞入了松散的契丹骑兵阵中。

    敌辇、述鲁、撒剌的等迭剌部的头领和将领在奋力指挥,可面对上万披甲精骑的冲锋,甲胄不全的迭剌部宛若豆腐被捅穿。

    “缠住他们!想想后方的儿女!!”

    敌辇声嘶力竭的怒吼,可这时他们后方却出现了更为密集沉闷的马蹄声。

    当他们回头看去,但见汉军骑兵来时的方向,此时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背负火器的汉军马步兵。

    他们的数量比迭剌部的男丁还多,而刚才与他们交错的汉军精骑,此刻也调转马头准备开始发起第二场面突。

    敌辇的心气在此刻被打散,而远处火炮阵地前的斛斯光也放下了手中的单筒望远镜。

    在他的目光下,马步兵们已经在马背上举起了早已装好弹药的火绳枪。

    当硝烟在战场上升腾,炒豆子般的枪声密集传来时,他的嘴角不由轻扬。

    “北征第一大捷,是某河北都司的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