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再斩金棕榈 (第2/3页)
别人也烧不起那个钱!”王忠君很客观地道。
当初至臻画艺刚刚创立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李琛是钱多的烧得慌了。
想吃鸡蛋何必养只母鸡,随用随买多方便。
可李琛偏偏就养了,还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不说这些了,晓刚,你觉得《非诚3》放在哪个档期合适?”王忠君眉头一挑,开口笑道。
冯晓钢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不如放在国庆吧,暑期档太赶了,贺岁档太晚了。”
冯晓钢一句话,充满苦涩。
曾几何时,贺岁档就是冯晓钢的专属档期。
今天竟然找了一个‘太晚了’这么个不靠谱的借口。
王忠垒看了大哥王忠君一眼,王忠君点点头:“这样也好。”
等冯晓钢走了,王忠垒才道:“大哥,冯晓钢是不是认怂了。”
“他认不认怂,也硬不起来!短时间内,我们就别想着和李琛争雄了。”
“你看看网上这些评论,就知道李琛现在有多得人心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啊!”
关于《魔童降世》在戛纳“被抢疯了”的消息开始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迅速在国内引爆。
“以前都是我们抢购好莱坞大片,今天终于轮到他们来抢我们的了!”
“李琛早就证明了他能拍世界级的电影,《魔童降世》又证明了中国能做出世界级的动画!”
“1.8亿美金!这哪是魔童降世,这是财神爷降世啊!”
最有分量的永远是官媒的下场。
官媒的官方微博发表微评
“#魔童降世文化走出去的生动样本#:从《沉睡魔咒》‘借船出海’到《你的名字》的‘造船出海’,再到《魔童降世》的扬帆远航。”
“证明了中国故事具备全球吸引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具备了全球竞争力。”
未映先火已不足以形容《魔童》的热度,用未映先燃来形容还差不多。
十六号,李美婧带着《寄生虫》剧组到了戛纳,杨思维则回国开始准备《魔童》的宣发,其实到了这一步,《魔童》的宣发已经做完了一半。
戛纳首部中国动画电影作为开幕片、1.8亿的天价成交价,光是这两项,就已经勾起了国内观众的好奇心。
李美婧一见到李琛,立即笑容满面:“恭喜李导,为我们亚洲电影做出了表率,我对咱们的《寄生虫》更有信心了。”
这话听在李琛耳里,怎么听怎么别扭,我们的寄生虫!
晚上,妻子刘一菲打来了电话。
“恭喜李总!”
“同喜同喜,刘老师。”
“我有什么可喜的,有些人腰杆又粗了!”
“什么粗不粗的,再粗也只有你能抱!”
这话听着还舒心,刘一菲笑道:“这次拿不到金棕榈就别回来了!”
“那要是拿到了呢?”
“拿到了不是应该的吗!李琛出马,一个顶俩!”刘一菲耍赖皮道。
夫妻两人聊了会,刘一菲就挂了电话,让李琛早早休息。
翌日,《寄生虫》的首映礼,主会场卢米埃尔大厅依然座无虚席。
尽管有《魔童降世》开幕片的成功预热,但媒体场中仍弥漫着一种审视的气氛。
一位中国导演能否真正驾驭韩语语境下的阶级寓言?
影片开始,精致的构图与黑色幽默的基调迅速抓住了观众。
随着剧情深入,地下室秘密的揭开,贫富两个家庭在暴雨之夜的身份错位与冲突爆发,影院内的气氛逐渐从好奇变为震惊,最终化为彻底的叹服。
“李导的叙事风格和构思,我觉得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妮妮和珙丽这个大师姐坐在一起,悄悄感叹道。
“这话要让一谋听见,恐怕后悔挑中你这个学生!”珙丽笑呵呵道。
妮妮心中腹诽:“一谋,叫的可真亲热,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师母呢!”
片尾字幕亮起,全场静默一瞬,随即掌声爆发,经久不息。李美婧也站起身,转身面朝观众,和几位南韩演员一起鼓掌,互相拥抱,又鞠躬致谢。
感觉就像是获奖现场。
李琛则只是鼓掌,鞠躬就免了吧。
李美婧又要和李琛拥抱,李琛赶紧闪开:“李总,如果获奖了再庆祝也不迟!”
李美婧脸上笑出朵花:“李导,我们对你很有信心!你听听这掌声,你再看看他们的表情,还有现在依然满座没人离场的情景,我敢肯定,我们《寄生虫》明天的评分一定不会低!”
南韩的几位演员一个个也异常兴奋。
李琛心里满是鄙夷:“真你妈是小岛上的人,没见过世面!”
现场异常热闹,混合采访区内,瞬间被各国记者挤得水泄不通。
李美婧和《寄生虫》剧组众人围在李琛身边拼命的挤,可媒体的焦点却只有李琛一个。
李美婧也只被问了两个问题就被撇到了一边。
“李先生,您如何能如此精准地捕捉到韩国社会的阶层痛点?”《银幕》的记者一开口就是王炸。
听的李美婧脸上的笑容都是一僵,不过没关系,她们南韩拍电影,主打一个只有你不敢想,没有我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