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竹寮焦尸 (第2/3页)
是这个人有意识这样做的。″
“哦?″陈一波有点诧异地问道,“难道这个人在悬崖上,特意为自己的离世作了什么祭奠的仪式?“
“可是,祭奠应该是后人该办的亊,从来没听说过未死先祭的。在回来的路上,我还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可以想象到的可能是,这个人既然那么郑重地做这件事,似乎是出于一种忏悔的行为。“
“忏悔?″
“是的。从这个人晚上特意带了汽油到那么偏僻的岬角湾去,那就表明他到那里就是想自杀。可他为什么还要到海边的悬崖上?并在那里点燃三支香烟?只有一种解释,他在借这样的方式,悼念某一个人,或者是表示赎罪。″
“你都把我搞晕了,仅凭着那上面摆着三支燃尽的香烟,就联想猜测得到这个人在自杀之前,是向谁忏悔赎罪?难道不会是他在死前犹豫着该不该这样做,而在那里吸了烟?″
“如果不是这样,那个人只要在竹寮里将汽油泼在身上,用打火机点燃即可达到自杀的目的。为何要在漆黑的夜晚走到悬崖上,同时点上三支并排的香烟,并且看着它燃尽呢?这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那你说,这个人在那里点三支香烟表示的是什么?″
“依照民间传统节日上香习惯,三根香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也表示“天地人″三界和谐。第一根敬天:祈求神明庇佑。第二根敬地:感恩自然滋养。第三根敬先人,表达缅怀与追思。″黄确淡然地说道。
“可是,那个人在临死之前,还有心思搞这一套仪式,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是的。一个行将离世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在临死之前还去想那么多。如果是这样,问题就来了。那个人不仅在悬崖上摆上了三支香烟,并看着它慢慢燃尽。在这期间应该是隔空和心目中的另一个人在说话。
在做完这一切后,他才会毫不犹豫地回到竹寮,把汽油泼在身上,用打火机点燃。这样做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是不是在为过去做过的某件亏心亊,表达內心不安,祈求上苍能原谅自己呢?″
“黄队,你这样说,未免太玄乎了吧?那个人如果患了绝症,感觉时日不多,想在离世之前,追思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祈望来生报答,还尤有可原。但你却由此衍生出他是在为过去的某件事忏悔,这思维跳跃的跨度也太大了。“古一明似也认为黄确的这些话,有点超出想象的范围。
“当然,死者的身份目前尚未查明,竹寮的大火已经将他的真实面目焚毁。我们既不知道他是谁,也无法知道他到那里想干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预先将他自杀前的心态按逻辑思维推理一下。
从他选择自杀的地点来看,岬角湾海岸地形复杂,荒芜无人,可不是什么适于停留观光的地方,他为什么执意在那里自杀?那就是有可能他以前就到过那里,并且熟悉岬角湾的地形。″
“嗯,还有呢?″陈一波点了点头,微笑着问道。
“即使这个人已经病入膏盲,但可以选择的自杀方式有很多,可他却偏偏选择了最残忍而且不可理解的火焚,那就是他不想让人知道在那里死去的人是谁。″
“这就是你说的,这个人之所以选择在岬角湾那里自杀的原因?″
“还不能说全是这样。这个人既然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生前的脸,背后应该有着我们目前尚未和道的原因。究竟这个人是不是某件案子畏罪潜逃的主犯,或者是一种生死约定的行为,而有意识地选择在那里自杀,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有道理。可是根据夏晓兰刚才汇报,她在离竹寮约八十米左右的草丛中,发现有一个女人在地上留下的清晰高跟鞋印,她和你说过这件事吧?″
“是的。这也是我尚未搞清楚的地方。可以确定的是,那个自杀的男人应该是先于她之前,单独到那里去的。在不久后,那个女人到达那里时,估计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走开后,大火才烧起来。″
“那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的?″陈一波耸了耸肩膀,看着黄确困惑地问道。
“这并不难。从泥地上叠加的鞋印就可以看得出来,女人的高跟鞋印是踩踏在男人的脚印上面。而且那女人的鞋印并没有延伸到竹寮,而是在距离八十米左右的位置就停止了。这说明她并没有看到那边有人,更没有看到起火的过程。″
“这样啊,你的意思是说,那个女人并不是跟踪他才到那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