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鸠夜翔,落羽露骨 (第2/3页)
遍的《万年通史》教会了他一个道理——跟世俗王朝牵连过甚,易结大因果!
古往今来,确实有人在这样的大因果中超凡入圣,一步登天,但是,程心瞻看到,更多的人是被纷乱的红尘所牵扯,从而仙路断绝,化作枯骨。
所以,自打修行以来,尤其是在凤阳皇陵回来之后,程心瞻就一直在心中暗暗警告自己,千万不要与朱明皇室扯上关系。他也一直专心于修行,从来不想着去探究自己的孤儿身世之谜。
也正是因为如此,由于长久以来的对自己身世血脉的刻意回避,所以在他出现心血来潮时,他反而忽略了这个可能性极大的原因。
但现在,占卜结果摆在眼前,也就容不得他再回避了。
而在接受了这样的结果后,他也是瞬间就想到了另一件事——主持地阴岛护山大阵的帝尸!
过往的种种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这些往里日他下意识回避的记忆此刻全部串联起来,他感觉一切都拨云见日,水落石出了。
三尸建教时,以地肺玄黄气护岛,阻拦诸多正道高手。承初真人曾说,三尸分属癸水、丁火、乙木,天下阴尸亲土,故能操控地肺玄黄气,但不应该能与元君法相相抗衡,因此判断岛上还有一具己土帝尸。
自己首次进入明治山尸坟时,师尊说,帝尸能统领天下群尸,易起祸乱,因此收镇帝尸是明治山之职责。
《青蚨化生经》里说,帝尸者,非帝王葬于龙穴又逢所传正统大宗龙脉凋敝而不可成。
再者,当自己将承初真人的断论转告师尊后,师尊却让自己不要插手,由她去解决,并冒险进出地阴岛两次。
直至今日此时,自己登岛之后心血来潮,占卜后认定为祖宗受难,乃是有朱明皇族的尸骨流离祖冢,不得安宁所致。
当这些信息都串联起来,那结果就很明显了。
建文帝!
让自己心血来潮的祖宗尸骨是建文帝,同时也是助三尸操纵地肺玄黄气阻拦正道高手的己土帝尸!
帝尸难得,非帝王葬于龙穴又逢所传正统大宗龙脉凋敝而不可成。
对于前者,神州辽阔,地大物博,找一处龙穴还真不是难事——就比如自己现在身处的地阴岛,乃是会稽地脉与东海海脉的交汇之处。地脉入海是为饮水龙,海脉上陆是为晒角龙,所以此地还不仅仅只是一处龙穴那么简单,而且还是一处世上罕见的双龙争珠之地,拿来养育帝尸,是绝对够格的。
而相比于前者,后者则是更为罕见,正统大宗龙脉凋敝——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便是亡国断姓或是失宗绝祧之君!
想要成为帝尸,帝王生前须得是大一统帝国君主,蕞尔小国自然不算,那自始皇帝以降,导致亡国断姓或是失宗绝祧的君主便不多了,至于亡国失宗后还下落不明尸骨无踪的帝王,那更是屈指可数。
偏偏明初就有一位。
败宗绝祧以致正闰移位的建文帝,失皇位后下落不明。
谁能想到,奉天靖难四百年后,永乐皇帝穷尽一生搜寻不得的建文尸身竟然会出现在神州海外的魔岛之中?!
现在想来,作为明治山主,师尊对失踪的帝尸肯定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当时师尊就应该是猜到了三尸岛内的帝尸就是建文帝,同时也知晓自己的身份来历,这才不让自己来插手这件事的。
而在真相大白所带来的震惊之余,程心瞻自然是愤怒。
金铭子前辈说自己是懿文太子之后,而懿文太子的子嗣里也只有建文帝和吴王有后,今日解帝尸之疑云,那自己无可争议便是建文帝的直系后人。
祖宗尸骸受魔头摆布!
这是何等奇耻大辱!
风鸟之象已然表明,祖宗身死难安,处于任人摆布之境,这就足以说明祖宗并非自然尸变启灵来此,乃是被人有意抓来,困于岛中,作为护岛大阵的阵眼!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程心瞻心府中的血河愈发激荡,心火烧府,怒气填胸。但他面上依旧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仿佛还在享受着海风。他知道,自己此刻还在魔穴之中,他知道,以自己如今的境界,怒火是烧不掉五境道场的。
他缓缓吐纳,将这份怒火压下来,然后起身回到了魔岛之中。就好像出岛这一趟只是为了透透气,看一看神州东岸的海天佛国夜景而已。
————
程心瞻就像个新来的看客,回地阴岛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