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山西百姓的感激;联合指挥部内的争吵!(求订阅) (第2/3页)
们的重心,放在‘以战代练’上!”
“我们可以派出精干的军事顾问团,甚至抽调部分的部队去帮助他们协同作战。”
“如此一来。”
张大云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能响应委座的全国反攻号召,又能避免在华北与冈村宁次进行主力决战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将我们先进的作战理念、指挥体系,推广到其他的国军部队中去。”
“用实战,来强化那些战斗力薄弱的地方军部队,优化整个国军的指挥体系!”
“这,才是真正着眼于全国大局,着眼于最终胜利的长远之计啊!”
张大云的这番话,如同一股清流,瞬间冲散了会议室里那剑拔弩张的气氛。
钱伯均和方立功都沉默了。
他们不得不承认,张大云的这个方案,立意更高,也更具战略眼光。
但是
钱伯均皱起了眉头:“向南?那我们华北怎么办?冈村宁次要是趁机反扑,我们岂不是后院失火?”
方立功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我们的后勤补给线,主要依靠北方。”
“挥师南下,补给如何保障?”
“而且,部队调动,非同小可,需要统帅部的批准。”
“规模若是小了,无法影响一场战役的走向,规模若是大了,很有可能影响华北地区的军力平衡。”
一时间。
三种方案,摆在了桌面上。
攻击京畿地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豪赌。
原地争夺邯郸地区,是稳妥但可能错失良机的保守。
向南,是着眼长远但困难重重的阳谋。
华北联合指挥部。
这个失去了楚云飞这根“定海神针”的权力中枢,第一次,陷入了决策的困境之中。
而远在四川的楚云飞还不知道他临走前布下的棋局。
已经因为将领们的不同见解,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数。
方立功、钱伯均、张大云三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良久。
几人也吵累了。
方立功沉默着叹了口气,敲了敲桌子:“要不,请示一下钧座?”
“立功兄所言极是”钱伯均心中的火气也因为张大云的方案而消散了不少。
“既然如此,二位长官,我就跑一趟太原,这不,建设集团的磋商会议马上就召开了么,正好和长官聊聊这件事。”
——
当楚云飞的专机平稳地降落在太原武宿军用机场时,已是两天之后。
此次蒲阳场之行。
颇为顺利,不仅仅圆满的完成了本次的开学典礼等工作。
和苏联人的交涉也取得了决定新的进展。
楚云飞自然清楚毛熊对于远东地区的利益早就垂涎已久。
就宛如英美、日等国一般。
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几乎每一个像模像样的军阀后面都有着国外势力的支持。
当年张作霖突袭大使馆都能从搜索到的文件之中察觉到毛熊的野心。
更不用说楚云飞这个后来人了。
那几乎就是打明牌。
现如今的苏联人还在斯大林格勒与德国人鏖战,但聪慧的高层已经大致猜测到了未来战争的走向。
进攻乏力的德国人已经失去了取胜的能力。
苏联最次和德国人也打个平手,在这种情况下。
莫斯科选择开始继续布局远东,妄图争取在东北的利益也是正常。
楚云飞用模棱两可的态度表达了对神秘势力的支持和包容,并且颇为认同其为穷苦人民办事的风格。
苏联大使本以为楚云飞认可他们的政治思想,却不曾想楚云飞转而直接说起了现状。
简而言之。
大倒苦水,民国穷的快要揭不开锅了。
作为同盟国的一份子,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希望能够得到苏联方面的进一步支持.
经过了长达数小时的磋商。
苏联人也是答应会提供一部分“基础工业设备”来援助楚云飞口中“贫穷到民众穿不起裤子”的国家和民族。
但条件便是苏联人派出一部分的空军教官,参与到了空军幼年学校的培养之中。
空幼在创立之初,就摒弃了主义门槛。
在汪强的主张之下。
只要入学者符合要求,热爱这个国家和民族,愿意为空军事业努力奋斗。
不管是共产主义还是三民主义,都能够入学,都能够接受很好的教育。
至于苏联教官、美国教官什么的,想要在这种地方进行文化思想渗透.
只能说真的很难。
此时此刻的机场。
前来接机的,是刚刚被任命为“山西建设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的谢明,谢渝发。
两人已经是老相识了。
“楚长官,一路辛苦。”
谢明快步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但眉宇间却带着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楚云飞的一系列举措,都证明了他谢明当年的眼光。
作为楚云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