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章:UN远征中之星途-矮行星冥王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13章:UN远征中之星途-矮行星冥王星 (第1/3页)

    百科名片

    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于1930年1月由克莱德·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它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后来被降格为矮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300千米,平均密度克/立方厘米,质量×10^22千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暂时发现有三颗卫星。

    冥王星近景照(想象)冥王星(读音:míngángxīng)起初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darfplanet)。在2008年6月,国际天文学会再将冥王星做为子分类类冥矮行星(Plutoid)的原型。

    主要参数

    轨道参数

    平均半径×10^9km(天文单位)

    偏心率

    公转周期248年197天小时会合周期天

    平均轨道速度

    轨道倾角°

    卫星数量3

    近日点4,436,824,613千米(天文单位)

    远日点7,375,927,931千米(天文单位)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径2344千米

    表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

    质量×10^22千克平均密度^3

    表面重力加速度米/秒^2

    自转周期6天9小时分

    轴倾角°

    星体反照率

    逃逸速度

    表面温度

    最低一般最高

    33K44K55K

    大气参数

    气压0-

    氮90%

    甲烷10%

    命名

    在希腊神话中,冥王星(希腊文:哈得斯Hades)是地底世界(冥界)之神。哈得斯是宙斯的哥哥,在战胜父亲克洛斯后,负责掌管下界冥土,成为冥王。他的罗马名字是普路同(Pluto),九大行星中最小最外的冥王星。他是地狱和死人的统治者,审判死人给予惩罚。他的妻子是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1],在巡视大地时抢回来的妻子。哈得斯同时是掌管财富的神,掌管地下埋藏的黄金宝石。

    由于冥王星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PL,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PercivalLoell)姓名的缩写。

    在该星体被发现之后,日本人野尻抱影于1930年以意译建议命名“冥王星”,东亚多个使用汉字的国家大抵也以冥王星来命名。日本于1930年、东京天文台当初使用“プルートー”(“Pluto”的音译),至1943年采纳汉字名称“冥王星”。中国于1933年采用“冥王星”,越南则使用“阎王星”(DiêmV??ngTinh,汉喃:SaoDiêmV??ng)作汉字名。使用国语字来书写汉越词产生了一些有关词汇的来源混淆问题,因为汉语及汉越语同时存在大量的异义同音字。例如“明”与“冥”均书写成为“minh”,所以“minh”这一字既可解作“明亮”,亦可解作“阴暗”两个相反的意思。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冥王星的越南语写法并非如其他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一样作“MinhV??ngTinh”(冥王星),而是基于佛教和印度教的神“阎王”而改称“DiêmV??ngTinh”(阎王星)

    冥王星发现

    早期探索

    冥王星的亮度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在寻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爱好者出身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远镜仔细寻找,付出了十几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1919年,天文学家休姆逊曾以摄影方法纪录到冥王星,但其中一张照片中的冥王星像在污点上,在另一张相片中冥王星则靠在明亮的恒星附近,结果没有被发现。1925年,洛韦尔的兄弟捐献了一架口径厘米的大视场照相望远镜,性能非常好,为继续搜寻新行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发现

    1929年,洛韦尔天文台台长邀请汤博(Clydeilliam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索行列。他们一个一个天区地搜索,拍摄了大量底片,并对每张底片进行细心地检查,工作艰苦、乏味。1930年1月21日,汤博终于在双子星座的底片中发现了这颗新行星。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oell天文台的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发现它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它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

    冥王星尺寸

    由于冥王星太暗太小,发现后很长时间不能确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计它的直径是6600千米,1949年改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远镜将其修正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径的上限为5500千米。1977年发现冥王星表面是冰冻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测算,冥王星的直径缩小到2700千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米红外望远镜测出的冥王星直径在2600~4000千米之间,卡戎直径为2000千米。近年一些天文学家观测指出,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还小,而查龙直径为1180千米,它与冥王星直径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与卫星直径之比最大的。所以,有人说冥王星和它的卫星更像一个双行星系统。即使在交叉点附近,它们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很大的。它们会像运行于立体交叉公路上的车辆一样,各自飞驰而过。

    冥王星的半径还不很清楚,JPL(Jet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