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五章 四世三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五章 四世三公 (第2/3页)

,经历这些天的相处,叶晨也发现,袁术比袁绍狂妄,也比袁绍愚蠢;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蠢。

    袁绍和袁术两个都是袁逢的儿子,但是袁绍是庶出(就是妾室所生),后来过继给他大伯袁成了,也就这样两人也很少联络,争吵的事情也淡忘很长时间,谁知道剿灭黄巾军又相遇到,双方不斗个你死我活才怪。因为袁术是很看不起袁绍此人,虽然说是同一个父亲所生,而且袁绍还是自己的兄长,可袁术或许是嫡出的原因。嫡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正妻所生。才看不起袁绍。

    豪门水深的很啊。要说起老袁家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叫做“四世三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袁术的高祖父袁安是东汉的司徒,袁安的第二个儿子袁敞做过司空,袁安的大儿子袁京虽然只做到蜀郡太守,但袁京的儿子,也就是袁安的孙子袁汤却官至太尉,并且袁汤的第三子袁逢、第四子袁隗也都位至三公,所以人们说袁家是“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意思就是自袁安这一辈下来,连续四代人都位至三公,这就是四世三公之说的由来了。可算起来还不止啊,到袁绍和袁术这一代更可谓是五世三公,袁术那小子还当过帝王。但最后袁家也被两人弄得身败名裂。

    叶晨也心想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袁术和袁绍两弟兄才会暗生不臣之心。要不是他们两兄弟如此不合,这天下也不会落于曹操手中。以他们二人的实力及家族的名望,照道理莫说是复兴汉室,就算是兄弟联手、另起炉灶,统一整个大汉朝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可就是两人自以为清高,又极其看不起对方,自相残杀,直到死也是如此。最后却都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黄巾军已经守在城中好长一段时间不出来迎战,就算我军如何辱骂他们都是无动于衷。要是真这样消耗下去,吃亏的还是我们。经过调查,广宗城中军粮完全可以给黄巾军坚持三个多月,而我军中军粮极为短缺,我将此事上报过朝廷,可已经过去十多天了,此事就好像石沉大海似的,朝中根本无任何反应。要是朝廷不运粮而来,最多坚持一个多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