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幽州刘虞 (第2/3页)
还没说完,就不敢说下去,忙小退几步。
叶晨从刚出来看来人就是不简单之人,不说别的,虽然来的人不算多,但各个护卫的架子,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之人,就是一般的大士族也难以教化出如此兵力。
“鄙人刘虞刚好经过此地,特来拜访叶大善人。”神秘的中年人,看了看眼前的青年,真没想到,眼前之人是如此的年轻,眉清目秀,而且刘虞一看眼前之人就有点喜爱,不为别的,就为此人刚才出来说话之礼,在看眼前青年穿戴极其简单,身穿衣物也是十分普通,没有什么首饰佩戴,根本没有那些士族公子哥那种富裕的打扮。
“岂敢,岂敢,原来是幽州牧刘大人,真是下官过错,不知刘大人………。”叶晨忙低头,弯腰恭迎道。刘虞上来握住叶晨双手亲切说道“这些礼仪就免了。”刘虞的举动可是让叶晨受宠若惊,眼前这可是大人物,虽然历史简简单单介绍此人,可此人的才能让人十分敬佩,是一位,清官,办事公正,仁和,政绩显著。叶晨对此人还是比较佩服,要是刘虞当时当皇帝,也许三国的混乱局面也许就不会发生。或许更不会出现外族侵入事情。
刘虞字伯安,是一位皇家贵族,出身高贵,他的谋略没有诸葛亮等人出名,可他在东汉末年可是最杰出的政治家。
虽然和袁氏兄弟等人一样同属高干子弟,却没有倚靠祖辈的荫蔽,而是从基层做起,早年举孝廉,担任户曹吏之类的小官,任内“治身奉职”。后来又当过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当时甚至出现过这样的传说:时邻县接壤,蝗虫为害,至博平界,飞过不入。这个传说虽然不足为信,但也足以说明刘虞的杰出才能已经是广为流传。(网上查找的。)
董卓专权时期,董卓对刘虞也是极力拉拢刘虞,拜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初平元年,又代袁隗为太傅。位居三公之列。但由于当时的交通等方面的原因,远在幽州的刘虞并没有接到这项任命。就算刘虞的生平情况看,就算接到,他也必定不会理睬。刘虞追求宽政,发展经济,安抚百姓,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可以说他是民族问题专家,深受其他民族敬仰,他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