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进取武昌(一) (第3/3页)
:“全凭水军之力,请陛下提点陆将军稳妥用兵。”
“不必,朕信得过他。”曹睿挥了挥手:“若朕下旨提醒伯言,反倒会让他失措。直接让刘枢密以枢密院的名义下军令,明后两日让伯言扫荡至樊口就是!”
“臣遵旨。”刘晔当即拱手应下。
此处距离武昌也只有五十里的行程了。大军今日停驻在卑衍一开始寻到的吴军小寨左近,一夜过后,又继续向西进发。
靠近武昌左近,道路也相对来说更好。
未及中午,卑衍部的五千骑兵就从东南方如风般进至武昌城外。待卑衍随在前军之中,亲眼看到武昌左近地形之后,也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
是,辽东之处也有辽泽,卑衍不是没见过成片延绵的湖沼。但武昌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逼仄了,全然被江、河、湖所夹住,城外连攻城的地方都施展不开!若要围城,只能在城东、城西南两个陆上必经之路锁住,再派水军在江上游弋、防止水路来援,实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卑衍当即上报,请曹真来做进一步的定夺,同时还将斥候撒了出去、命他们进一步探查地形和道路。
而城上的吴国守军见到城东而来的魏国骑兵威势如此,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当然不安!
昨日东面的狼烟传到城中之后,城中守军在第一时间便向后方的夏口处进行传讯。
孙权、全琮、孙奂等人的防御计划一变再变,原本要以孙奂为主将、领万人守备武昌的计划被否决了,孙权暂时没法从江陵调兵回来,只得通过将水军兵力最大化的方式,来保证水军的战力压过魏军。
这也是孙权等人为自己找到的惟一一条生路。
至于武昌城……武昌城就交给了孙权的堂侄、宗室、威远将军孙邻来驻守。孙邻领三千兵守在城中,余下还有征调的两万民夫来帮他守城。
而孙权连樊口也一并弃守,全军向西退到了经营多年、地利更佳的夏口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