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建业纠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9章 建业纠纷 (第3/3页)

昭主降,周瑜主战。

    周瑜为国事死后,长子周循娶孙鲁班,后病死,孙权即将公主召回身旁,后又将周瑜儿媳丢于战场之中。次子周胤被孙权找了个可大可小的罪名贬斥,诸葛瑾和步骘等人多次上书请求宽恕周胤,反复陈述周瑜旧时之功,这都没被孙权准许。

    这是主战者周瑜后人的下场。

    而张昭呢?更是落得个被活活气死的下场。

    换句话说,主战的周瑜没有好下场,主降的张昭也没好下场。

    尚书薛综左右望了一望,轻叹一声:“顾公,如今是何等形势我们都清楚。我等虽不愿反叛,但城中百姓军士六万余人皆是性命……顾公意下如何?”

    而阚泽此时开口答道:“顾公,我等不愿做张子布!也做不成周公瑾!”

    “是啊,顾公。”

    “还请顾公说一说吧。”

    纪亮和屈晃二人也在一旁劝说。

    顾雍迟疑不定,又与四名尚书谈了许久,方才由阚泽总结道:

    “既然如此,不若属下替顾公做使者去一趟魏营,问一问那曹子建!”

    “好,那就辛苦德润了。”顾雍点头。

    随着顾雍坐在席上挥手,面色萧索,堂中众人也随即走了出去。尚书们都在台中为官,故而真正出去的只有诸葛恪和顾济二人。

    没走多远,诸葛恪就将顾济拉住了。

    “孝先兄。”

    “元逊何事?”顾济诧异问道。

    “此非说话之地。”诸葛恪看了看左右:“孝先兄随我去郡中官署,我有要事要说。”

    顾济想了一想,又朝着尚书台的方向一望,略带纠结的点了点头。

    不多时,丹阳郡官署内,诸葛恪与顾济二人坐在一间关了门的房间内,诸葛恪直言说道:

    “今日顾公和诸位尚书之举,实在是令我大失所望!”

    顾济是个典型的士人,对子说父,这并不在顾济的预料之中,顾济皱眉问道:“元逊这是何意?若有意见,方才为何不说?”

    “不说,我怎么说?”诸葛恪冷哼一声:“刚才顾公和尚书们说得清楚。既然有意降魏,城外只是魏国水军一将军罢了,份量不足,欲要直接降魏国皇帝,而且还欲谈一谈条件。”

    “孝先,我且问你,若你是城外曹植,看到阚尚书与你问三问四,还不欲当即开城归降,你会如何?”

    “我……”顾济一时愣住,想了片刻,而后摇了摇头:“只会以为阚尚书过于迟疑了。”

    “这是迟疑吗?这是延误军机!”诸葛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直言说道:“就算魏国真许诺了什么,日后收回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怎么能考虑这种虚名呢?”

    “况且,既然有了降意,那还不如当即速降,这样才是对局势有益之事!”诸葛恪站起身来,走到顾济面前,声音也大了几分:“孝先兄,顾公老了,尚书们也都老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迟疑呢?每晚一日,我等能立之功就愈加变小!”

    “我是都下督,你是顾公亲子、又执掌宫禁。我们二人此刻应当意见一致,直接开城便是!于你,于我,于顾公,于尚书们并无害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