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急讯传来 (第2/3页)
档中。辛毗做了多年的侍中,在禁中则出谋画策、规正言行,在外则统领后勤、足粮足衣。
太和二年伐蜀国时,以辛毗坐镇长安。
太和四年伐辽东时,以辛毗坐镇幽州。
可以说,曹睿几乎是拿辛毗作为卫臻来用的,多年做事尽心尽力、持重谨慎,先侍中、再九卿、后尚书仆射,不可谓不重用。
此番让辛毗以尚书仆射之身,封辅魏将军、假节、任荆州刺史,总揽江陵、江夏两路大军,更是信重至极的体现。
曹睿此前还想过,此番伐吴战后臣子爵位的上限到了王爵之后,辛毗多年的功劳当以公爵酬谢。
可辛毗却这般死了?还是死于急病,并未留下任何遗言?若说辛毗是因事务操劳而死,也毫不过分!
世上之事,未免有些太不遂人意了。辛毗这种级别的国家重臣,乃是真如手足一般的存在,并非虚言。
曹睿在堂中独自一人默默坐了半个时辰,却始终没能打开这封书信来,面对亲信重臣的丧讯,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消化。
待曹睿踱步走出堂中的时候,曹睿发现裴潜、徐庶、王肃、卢毓四阁臣以及尚书左仆射黄权、枢密副使刘晔,一共六人已经在堂前候着了。这六个人乃是皇帝此刻御前真正辅助决策之人,曹睿环视一周,声音有些沙哑:
“都知道了?”
“是。”裴潜能看出曹睿脸上的哀戚之意,微微躬身:“陛下还请节哀。”
曹睿道:“让辛仆射之子,那个在鸿胪寺为任的辛敞速速去襄阳扶灵,再让太常韦诞和辛敞一同去一趟襄阳,将辛仆射棺椁送回洛阳,国有战事,丧事简办,辛卿是为国事而薨,待伐吴战事了结之后再定追封和哀荣,朕回洛阳后会亲往祭拜和补办丧礼。”
“对了,来。”曹睿朝着裴潜招了招手:“将朕腰间这个玉佩送给辛敞,让他勿要疑朕,朕非不令辛卿哀荣,而是国家战事的确繁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