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因地制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章 因地制宜 (第3/3页)

有会稽太守之职的孙权本人从不去会稽,只是令顾雍以会稽郡丞的身份代理太守之事,以吴郡人管理会稽郡。

    用吴郡人来攻会稽,估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令会稽郡之人降的更快。这并不是毌丘俭一人的想法,而是楼玄、滕胤还有顾谭、朱异等人共同表态赞同的策略。

    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昨日曹真所部的两万余人已经尽数渡了江,曹睿本人则率一万二千骑军在靖南坞处停驻着。从行在寿春随皇帝一同南下的阁臣们、尚书们、枢密们以及扬州州中大大小小的各色官吏,也都停在靖南坞之处。

    留在此处也对,这么大一批官员若是随军野战,反倒不便,在此还能多顾及战事一些。

    但一名传讯之人的到来,却令裴潜有些猝不及防。

    “裴公,”王浑有些气短,喘着粗气朝着御前值班的裴潜拱手:“下官奉太尉和司空之命从寿春而来,有十万火急之事欲向陛下禀报。”

    “十万火急?”裴潜抬眼看了一眼王浑:“可有书信?出了何事?”

    “确有书信。”王浑拱手:“但董公和司马公与下官说了,只能将书信交给陛下一人。还望裴公见谅。”

    王浑此人是去年出过大风头的凉州刺史王雄王元伯的儿子,在尚书台为郎。

    裴潜不动声色,但心里微有不满,于是轻哼一声:“到底是何事?连我都不能说?”

    “这……”王浑一时难以辩解,想了几瞬之后方才开口:“不若下官随裴公一同到御前觐见?”

    裴潜点头:“也好,随我来吧。”

    王浑抿了抿嘴,神色甚为紧张。

    曹睿见了王浑倒是没有裴潜这般严肃,笑着从裴潜手中接过信来,放在手中,看向紧张的说道:“怎么,长源,董公和司空给你的嘴贴封条了?当着裴文行的面,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王浑俯身下拜:“陛下,辛公薨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